初中为什么不建议孩子去私立学校
在我们这里,学校的日常作息时间表颇为严格:早晨六点半的铃声叫醒学子们,午后稍作休息半小时,直至晚间十点仍需上晚自习。这就是我们这里一所私立名校的作息时间。
现如今,义务教育阶段的私立学校已经成为了部分地区教育生态的隐患。它们的目的,无外乎就是为了盈利。在家长眼中,初中教育的信任度来自于升学率,特别是那些能考上知名高中和四星级高中的升学率。只有当升学率稳步提升时,家长们才会毫不犹豫地掏钱将孩子送入私立学校,学校也因此得以生存并发展,从而实现其盈利目标。
在我们这座三线小城市中,最好的私立学校因其高升学率而备受家长追捧。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考入市中的学校,这样的成绩让许多家长心甘情愿地为此一掷千金。在这所学校里,三年的学费加上其他杂费,总计达到10~15万元,每年约3~5万元。这仅仅是学校收取的费用,不包括孩子其他的衣食住行和课外补习费用。家长们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但依旧愿意为此投资,毕竟学校的升学率是他们的最大依靠。
那么,这所学校的升学率又是如何得来的呢?一方面源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源于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初中与高中的教育存在差异。中考的难度相对较低,知识较为基础,因此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提前学习和超额学习等方式,能够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然而在高,这种情况便不再适用。高考的区分度更高,能学得会就能学得好,学不会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升学率,我们这里的这所名校实施了超长学习计划。从初一到初三,学生们从早到晚几乎都在学校度过。早上上完课,中午简单用餐后便立刻回到教室休息半小时,然后继续投入到习题和试卷中。学校通过不断探索中考的规律,对学生施加压力,从而在中考升学率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这种做法导致其他公办学校在该区域的迅速衰落。
尽管中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考也能持续如此。许多孩子在初中时通过死记硬背取得了较高的中考分数,但在高中阶段更需要的是“智商”和思维力。私立学校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在高中阶段缺乏后劲。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高中更倾向于来自乡镇的学生。
与此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也频发。超长时间的学习导致身体状况下降,视力问题日益严重。面对这种情况,私立学校和学区房成为了许多家庭必须做出的选择。购买优质学区房或选择私立学校,两者都是为了追求较好的升学率。实际上,名校也能满足家长的升学欲望。
从长远来看,对于那些所谓的教育名校实行跨区域招生、掐尖招生等做法对当地教育生态造成了巨大。对区域内私立学校进行控制,实行公民同招等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是“教育有未来”的倡导者,专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问题与探讨。欢迎各位关注我,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