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工作时间表时间
在寒冬季节里,仍坚守岗位的人们。
前沿科技研究
进入冬季,寒冷夜晚的挑战随之而来。相较于温暖夏季,寒冷的白天与漫长黑夜让很多人感受到了不适感。冬天的阳光被延长,但在昼长的下午结束前,工作却常令人昏昏欲睡。实际上,一项调查指出,在冬季,抑郁症的发病率上升,工作效率在每年的1月和2月出现明显下滑。人们往往将这种冬季的忧郁归结为一种模糊的感伤,但科学却为我们揭示了背后的原因。
错过的睡眠阶段与生物钟的秘密?
“如果我们的身体在冬季的黑暗中要求我们在9点进入睡眠状态,而我们却在7点醒来——那么我们就错过了一个完整的睡眠阶段。”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默里分享道。科学家们对时间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表明,在冬季,人们的睡眠需求和偏好确实会发生变化。由于现活的约束,这种需求往往无法得到满足,导致人们难以适应冬季的夜晚。
生物钟是科学家用来描述内在时间感的一个概念。这个24小时的计时器决定了我们何时应该起床、何时应该入睡。“我们的身体喜欢与生物钟同步进行活动,生物钟是控制我们身体和行为与太阳同步的主要机制。”默里解释道。
内多种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参与调节生物钟,其中太阳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视网膜中的特定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能够校准生物钟,对于调节睡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冬季生物钟的调整与影响
在冬季,人们的生物钟会受到一定的延迟。虽然目前还没有大量的专门研究来证实这一点,但有证据表明这可能是事实。“从理论上讲,冬季早晨自然光的减少会导致生物钟的相位延迟。”默里说。这意味着在冬季,人们的生物钟会逐渐推迟,导致人们对小睡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研究表明,人类在冬季需要(或至少渴望)更多的睡眠。
在一个没有闹钟、没有智能手机、且工作时间固定的前工业化社会中进行的调查发现,这些社会在冬天会多睡1小时。这表明在冬季更冷、更黑暗的北半球环境中,这种影响可能更加明显。
褪黑激素的影响与冬季困倦
这种令人昏昏欲睡的冬季模式与褪黑激素有关。褪黑激素是控制我们生物钟的内源性激素之一,在睡觉之前量会增加,它能够调整我们的睡眠状态。而褪黑激素的量在冬季更为广泛,因此使我们的生物钟更加倾向于产生反应于一年中的不同季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物钟能够在两个不同的季节中做出反应。”时间生物学家罗内伯格解释道。
社会时差与健康问题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物钟往往与学校或工作安排相冲突。“社会时差”是指人们的社会需求与他们的生物钟之间的差异。在冬季,这种社会时差的影响更为明显。“冬季的社会时差比夏季更严重。”罗内伯格说。由于工作时间或上学时间要求人们在黑暗中早早起床,这往往与他们的生物钟不同步。这种不同步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
观察样本显示,生活在时区边缘的人们常常面临与生物钟不一致的生活安排和昼夜节律的紊乱。比如那些在较早或较晚时间醒来的人患癌、肥胖症、糖尿病和心的概率更高。而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在西班牙的某地的人们面临类似的问题——尽管遵循着与他们的生物钟不符的社会时间表,他们的睡眠时间普遍较短,并与其工作和生活习惯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的问题出现。
关于季节性的时间调整与未来展望
目前关于调整冬季工作时间和延迟上班时间的建议仍在讨论中。时间生物学专家指出如果工作时间能够更加符合人们的生物钟那么人们可能会工作得更好感觉更好。统计数据显示在冬季上班和上学迟到以及旷工的记录增加这可能与光周期(白天的小时数)有关而非其他因素如天气等。因此专家建议更深入地了解生物钟如何影响人们的季节周期将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和生产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