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了兜着走是什么意思?
在这个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中秋与国庆的双重假期为人们带来了良辰吉日。城市中,新人们纷纷选择在这个时期举办婚礼,导致市区内多家饭店的婚宴酒席在假期期间被早早预订一空。在这样热闹的婚礼场景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悄然变化的趋势——市民们的餐饮观念正在逐渐转变。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婚宴不再是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代名词。在感受新人喜结连理的幸福之时,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践行节俭新风。如今在婚宴上,“行动”逐渐成为一种新潮流,节俭理念正在深入人心。
饭店倡导文明就餐
10月3日,在广阳区裕华路与广阳道交汇处的一家大型酒店内,一场婚宴正在热闹进行。记者观察到,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但宾客们却按照自己的需求适量取食,餐后桌上的剩菜并不多见。
该饭店负责人透露,随着节俭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人不再追求铺张浪费,而是提前与饭店进行沟通。通过精确预算来保证菜品的数量与宾客人数相匹配,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浪费现象。饭店也积极响应“行动”,主动为客人提供餐后打包服务,使得餐桌上的剩饭剩菜明显减少。
文明用餐提示随处可见
在市区的许多饭店中,记者注意到墙上或餐桌上都了文明用餐的提示标语。这些提示不仅提醒客人适量点餐,还倡导客人将剩余食物打包带走。许多饭店还免费提供食品“打包”服务,帮助客人将剩余食物打包好带走。
市民们也逐渐形成了节约粮食的共识。比如曹先生所说:“在参加婚宴时,如果亲朋好友较多的话,我会积极打包剩菜带走。” 同样地,在各个场合参加的宴会上,经历过各类宴会场景的人们更容易达成共识,提倡节约粮食和避免浪费。
婚宴新风尚:求质不求量
对于即将举办婚礼的市民齐康来说,他们选择了一套菜品数量适中、分量适度的套餐。他认为这样既能够保证宾客吃好,又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与传统的追求数量相比,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菜品的质量和口感,而不是盲目追求大鱼大肉。他们也倡导将节约的观念传递给社会,认为从自己做起可以为社会风气带来积极的影响。
市文明办也在大力推动“文明用餐 公勺公筷”活动。各家饭店和餐馆也积极响应号召,引导消费者文明用餐、适量点餐。通过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消费理念来帮助市民摒弃陋习,营造了浓厚的文明用餐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民们文明素养的提高,“行动”已不仅仅局限于婚宴上。市民们开始自觉遵守“求质不求量”的用餐原则。在这个中秋节和国庆节的双节佳期里,我们看到了社会风气的积极转变和市民们对节约的重视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