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一般人干不了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到的是身体健康、技艺熟练的工人,能够稳定地持续工作,同时提供的薪资待遇只需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达到中上水平即可吸引人才。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他们所期望的远不止于此。许多员工反映,他们每月辛苦工作所得的工资仅在三千至四千元左右,这还不足以支撑家庭生活。特别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更看重工作的轻松与自由,不愿意承受过大的工作压力。再加上社会对工人地位的普遍认知偏低,很多年轻人认为进厂从事流水线工作毫无前途。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送外卖、快递、跑滴滴,甚至摆地摊等更为自由的工作方式。
心态、理念、薪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工厂在普工时面临巨大的困难。即使工厂到了员工,也往往难以留住他们,因为支撑工厂运转的主力往往是本地的30岁以上的老员工。
我长期在广东地区工作,近期观察到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他们与广东省内的某些高职技校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定期引入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有一些企业从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引入少数员工,并在尊重习俗和传统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这不仅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些只是部分可行的解决方法。要彻底解决这一矛盾,还需要从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层面寻找答案。我们需要打造一个全新的、切实可行的制造模式,让制造业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和人才供给相匹配,从而解决用工难和就业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