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来源:湘西教育之声
杨正发
在思想上指引,深化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认识
文明礼仪,作为个人修养和社会风尚的体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少年儿童而言,他们对文明礼仪的认知尚显肤浅,甚至不清楚文明礼仪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开始,明确其重要性。学校可以策划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进校园的系列活动。在每学年的起始,制定详细的文明礼仪教育规划,确立每月德育教育的主题,有层次、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渗透。要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进行深入的德育教育。学校还可以借助多种平台和形式,广泛宣传文明礼仪知识,使其深入人心。
在行为上规范,塑造文明礼仪的言行举止
“实践出真知”是教育的真谛。学校在传授文明礼仪知识的更应注重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小让学生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学校少先队、纪律、卫生等部门应每日安排学生值勤,对全校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督查。督查范围包括红领巾佩戴、早读纪律、课间纪律、上下楼梯秩序、大课间活动纪律、卫生情况以及学生的言谈举止等。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或班级要进行登记,并与其考核评分相挂钩。学校还应个人仪表、卫生等方面的全面检查活动,以规范学生在校的每一言一行。
情感上引导,争做文明礼仪的实践者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长期的养成教育。通过持续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逐渐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现象。对此,应对学生充满信心,反复抓、抓反复,坚持不懈。还应在情感上进行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文明礼仪的快乐与成功。每月底,学校应对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发放奖状和奖品,并号召全体学生向他们学习。每学期末,学校应评选出“文明礼仪之星”、“环保小卫士”、“守纪之星”等荣誉之星,用情感引领学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争做文明礼仪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