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评课稿
近日,深圳市教育动态与深圳商报合作,资深记者XXX及通讯员XXX带来了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数学课堂的最学风采展示。
在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小学部,为期三周的中级教师展示课活动正式落幕。此次活动旨在准确把握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有效实施新课标教育理念和要求,并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3月21日,郭国林老师在一年级八班的课堂上进行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做个百数表》展示课。学生们在观察百数表时,不仅横向、纵向观察,更有斜向观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规律。在郭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三个闯关游戏巩固了所学知识,这些游戏尤其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紧接着,3月22日,老师以成语为引子,将学生引入课堂。在分苹果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数不够用了”,从而探索了“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刘老师通过圆圈图展示了不同的思维呈现方式,并通过“涂、比、读、写、创”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完成对分数的探索和认识。
到了3月28日,方一老师的课堂形成了一个整体。他通过摘四叶草的方式,从“探究、猜想”到“验证、回顾”,让学生在小组活动和探索中完成了小数乘法的建构。方老师的精准追问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
接下来的日子里,邓业成老师和江宁老师分别进行了《正比例》的教学展示。邓老师的课堂简练而巧妙,语言精辟准确,逻辑清晰;而江宁老师的课堂则展现了不同的风采,她通过多组相关联的变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到了月底的3月31日,刘方老师和谭玮老师也分别进行了展示课。刘方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内容,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而谭玮老师则与北师大附中的数学教师一起展开了中小学数学集体教研,她的课堂设计巧妙地诠释了对新课标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最后在4月3日,余炎坤老师也进行了精彩的展示课。他通过看图猜成语的方式将新旧知识联结在一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余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思维敏捷,展现了附校学子优秀的综合素养。
此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开展得到了各位评委老师的认真评课和审读:审读人员谭录岗老师也对整个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他表示此项活动不仅展示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学校对新课标教育理念和要求的落实以及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