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速度的雅称词语
风名扶摇,于《庄子·逍遥游》中载:“大鹏飞往南冥时,激波三千里,振翅上飞九万里而扶摇直上。”自此,盘旋升腾之风,便称扶摇。
春风和煦,名为和风;夏风,则称熏风。秋风萧瑟,被称作金风;冬风凛冽,为人们所知的便是朔风。当花开时吹过的风,被赋予了美丽的名字——花信风。
云称纤凝,云乃仙女所织之物,仙女以纤纤玉手捻来几缕阳光,轻洒于湖面之上,再以细腻的指尖而成天边之云,是为纤凝之云。
山名翠微,《尔雅》注疏中言:“翠微乃山之近顶旁陂之处,形容山色青翠如有无之间。”故常以翠微形容山之青翠。翠微亦为青山之代称。
海有沧渊之名,小洼为“洼”,大池为“池”;小深潭为“潭”,大深渊为“渊”。广大浅泊为“淀”,广大深湖为“湖”。湖与湖相接称“泊”,泊与泊相连为“泽”。水之边际称“涯”,两山夹水为“涧”;一面临水为“滩”,两面临水为“湾”,三面临水为“渚”,四面临水则为“洲”。人工开凿之水道为“渠”,自然形成之溪流为“溪”。溪水汇聚成“河”,大河相连为“江”。水面涌动称“荡”,水面微动则为“漾”。水流湍急为“湍”,水流缓慢则为“滞”。涌起小浪称“波”,掀大浪则为“澜”。
雨称灵泽,源自《楚辞·九思》中:“愿受灵泽以洗沐。”周遭细雨为轻丝,阵阵夏雨如跳珠,而李白笔下雨则为银竹。
雪称寒酥,明代徐渭笔下,“寒酥”依旧未曾消融在早春时节中。
提及天空、宇宙被称为碧落。《庄子》云:“故天地宇宙,或存或亡,或有或无。”道家认为东方最高天有碧霞遍布,故称为碧落。
大地被尊称为坤灵。《楚辞·离骚》中:“皇天厚土,以载我形。”此美称即指大地的灵秀之气与大地之神灵。
银河被称为星汉,曹操《观沧海》中写道:“星汉灿烂,犹如海中明珠。”
太阳被称为扶光。谢庄《月赋》中描绘:“日以阳德扶光于东沼。”意为扶桑之光。扶桑是传说中的太阳升起之地。春日阳光称为春晖,夏日骄阳如火。早晨初升的太阳称为朝曦,傍晚落下的太阳则被称作夕照。
月亮则有另一美名——望舒。古代传说中,月亮有专司其职的仙人驾驶其运行,那便是望舒。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还有许多美丽而富有深意的命名。《临江仙·纤凝翠微巅》一诗中写到:纤凝翠微巅、扶光入沧渊等词句。茶被尊称为不夜侯。《博物志》载:“饮真茶令人少眠故美称不夜侯。”意味着饮茶会让人兴奋而不易入睡的特质,赋予了茶的美称。
酒则是忘忧君的代表。《东坡志林》记载:“我醉君且复醒,醉后需君扶我归。惟酒可忘忧也。”故酒也被誉为忘忧君。
在天文领域中,太白金星有时被称为启明或长庚。《诗经·小雅·大东》中言:“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晨出东方时为启明,昏见西方时则为长庚。
木星则被称作岁星。《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岁星之所居,五谷丰收。”意味着木星与岁运相关联。
水星则有另一称呼——辰勾。它是速度最快的行星之一,常被用来比喻百年难遇的事情。
火星被称为荧惑。《史记·天官书》中描述其火红色且亮度常常变化、运动位置也常变化的特点使人感到迷惑不安。古人认为其不吉利的象征需特别注意并称之为荧惑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