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幽默的人聪明还是笨
数日前,我看到一段短视频,其中提及一位钉钉的程序员因头发茂密而受到众多网友的调侃与质疑。
面对这些声音,他淡定地面对镜头说:“听到质疑声,我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在钉钉工作的程序员,头发都很浓密,因为经常熬夜的人不易掉发,我们几乎不睡,又何来熬夜之说呢?”他以幽默的语言巧妙地化解了质疑,令人不禁发笑。
生理学上有一个说法:生活10%是由客观发生的事情构成,而另外90%则取决于个体的态度。拥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更聪明,对未来生活也更加乐观。幽默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技能。
钱仁康先生曾说:“拥有幽默素养的人都是聪敏颖悟的,他们善于用幽默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学会幽默,或许可以成为抵御人生难题的一种方式。
那么,幽默是否可以后天学习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幽默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幽默感》一书的作者李新写道:“在幽默这件事上,刻意练习比天赋更重要。”要制造幽默,首先要改变思维方式。比如制造意外感、制造心理差势产生优越感、制造宣泄感和放松感等。
王小波就是一个擅长自嘲的例子。他的文字虽有些痞气,却又充满黑色幽默。即使他的长相并不符合大众审美,他也能以自嘲的方式化解尴尬。自嘲是一种高级的幽默,一个会自嘲的人不仅能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也能让周围的人感到轻松和快乐。
至于更高层次的幽默,那就是洞见。高段位的幽默不仅仅是让人发笑,更重要的是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事情背后的道理和真相,并以此启迪和影响他人。《奇葩说》中的金句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话语既有趣又有内涵,读后让人会心一笑,同时也能引起共鸣。
洞见的产生需要独特的视角、对生活的观察以及从非主流视角寻找。比如从日常小事中重新梳理形成自己的洞见,如人在睡觉时消耗的热量比看电视时还要多,我们可以把这个冷知识梳理成“最便宜的减肥方法是睡觉”这样的洞见。这样的幽默既有趣又有深度。
《幽默感》的作者李新曾说:“生活已经给了我们太多难题,而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难题变成自我精进的源泉。”幽默就是生活中的救生圈,懂得幽默、会运用幽默的人能更快乐地生活。早点培养你的幽默感吧!拥有了这项待人处事的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