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一个人的忍让当成应该
你是否有所察觉,在单位中,总是积极承担任务的那位同事,他的工位上文件堆积如山,似乎总是忙碌不停?
在亲戚的社交圈里,是不是总有那么一两位总是乐于助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在这个时代,"好人卡"似乎成了一种压力的象征。不仅需要成为全能的援助者,还需要成为毫无怨言的承受者。就如那段时间替班的小李,他成了部门的专职替身。上周他因重感冒请假,工作群里立刻就有人问:"小李今天不在?那这个报表该由谁来处理?"这无疑揭示了当善意转化为义务时,我们的付出反而会成为他人的负担。
隔壁的张姐也经历了一番令人心痛的经历。她为邻居家照看了三年的孩子,但有一天因紧急情况未能及时接回孩子,竟在业主群里遭到了阴阳怪气的指责:"现在的年轻人真是缺乏责任心"。张姐气愤之下,直接将对方拉黑,并反驳道:"我帮忙三百次是情分,一次没帮怎么就变成了过错?"
为了不使自己陷入这样的困境,以下三招或许可以助你守住自己的底线:
1. 将"我需要考虑一下"作为常用语,以此作为拒绝的借口。
2. 当遇到那些得寸进尺的人时,不要犹豫地指出:"上次我帮你...这次该轮到你了..."。
3. 每个月设定几天为"免打扰日",即使是最重要的人在此时到来也不加班。
请记住,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疲倦的善良之人会得到他人的理解与疼爱。就如同小区里的自助饮水机,只出不进最终只能干涸。你的善良是宝贵的,别让那些只知索取的人剥夺了它的价值。
人际关系中,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你给予我一分尊重,我将回报你十分敬意。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将他人的退让看作是软弱,更不能将忍让视为理所当然。
我想对大家说:帮助他人是出于情分,不帮助是出于本分。那些真正值得我们去帮助的人,绝不会让我们的善意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