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芬物品是什么物品


今日我们来继续探讨关于一个被广大民众热议的话题,即房价的走向是否依然处在跌势之中。关于这一问题,涉及诸多专业的经济知识与数据,并非寥寥数语所能详尽。为了更轻松地探讨,我们不妨从日常的视角,以简化的思路来讨论一番,权当增添茶余饭后的谈资。

昨日,我在前文中提及了一个经济学中的常见概念——吉芬商品。这一概念为何会引起我的注意呢?那是因为我察觉到房价的变化似乎与常规商品的价格变动存在异样之处。在一般的经济学理论中,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通常是反比关系,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下降;而当价格回落时,需求量则通常会回升。我们的房价走势似乎并不完全遵循这一规律。

这些年过去,房价的走势是怎样的呢?高昂的房价往往催生出更多的购房需求,特别是在老百姓对市场看涨的预期下,更是纷纷追涨购买。而当房价开始回落,尤其是在不少地方出现明显回落时,甚至出现了如“鹤岗式”的超低房价现象。但这是否意味着需求也会随之回升呢?答案似乎并非如此。即使是在房价极低的情况下,如鹤岗的例子,需求也并未出现明显的增长。这似乎正体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价格高时,需求也高;价格低时,需求则低。这种价格与需求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在经济学上便被称作吉芬商品。

那么,何为吉芬商品呢?我们今天就来详细地聊一聊这一话题。

吉芬商品(Giffen good)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类型。它的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增加,而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则会减少。这一现象与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是相反的。吉芬商品这一概念最初由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在研究爱尔兰土豆销售情况时提出。当时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意外地增加了,这一现象被称作“吉芬难题”。

吉芬商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需求与价格的同向变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吉芬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增加。这种同向变动的关系是吉芬商品最显著的特征。

2.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会下降,但对于吉芬商品这类低档品而言,价格上升导致的收入效应往往会大于替代效应,使得消费者对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3. 商品属性:吉芬商品通常是低档品,在消费者收入较低时成为主要消费品。

4. 特定情境下的表现:在如经济低迷、自然灾害等特定情境下,吉芬商品的需求量会随价格上涨而增加。

对照房地产市场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其某些方面与吉芬商品的特性相吻合。首先是在价格上涨时,需求也在同步增长;而当价格下跌时,需求也相应地减少。这一点在前文的讨论中已经提到过。再来看第二点——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关系。当房价上涨时,虽然一段时间内老百姓的收入也在增长但涨幅不及房价的涨幅特别是近些年来房价而老百姓的收入增长甚微然而房子的需求却依然旺盛这正是因为房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必需品老百姓没有更经济的替代方案即使房价上涨需求依然旺盛。而到了房价下跌的时期虽然部分地区从几年前就开始下跌了但是需求并没有像预期中那样回升而是同步下跌这其中的原因除了需求的减少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老百姓在收入受到影响后剩余的有效需求更少同时对于需要改善居住条件的人群来说他们并不会因为房价下跌而购买更多套房子反而会进屋置换等操作这样从总量上来看其实还增加了供给而需求并未增加。

那么说到这里大家是否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出现分化呢?答案是肯定的。高质量、高品位的房子未来有可能回归到正常的商品属性而品质较差的房子则可能成为彻底的吉芬商品价格越低需求越少。那么如何区分呢?这就需要各位根据自己的所在区域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的房子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具备了吉芬商品的一些特性而吉芬商品的特点就是价格再跌需求也不会回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房子最后都会成为吉芬商品那些品质好、地段佳且具有流通价值的房子最终还是会逐渐回归到正常的商品属性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