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重点笔记


以下是晓薇为大家重新梳理的第一章内容:《幼儿园教师的研究探秘》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特性

1、简述题与论述题视角下的学前教育研究

(1)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学前教育现象,特别是学前儿童的发展变化。

(2)学前教育研究不仅是理解学前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过程,更是探索和揭示学前教育领域内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指导学前教育实践。

(3)从研究内容上分析,狭义的学前教育研究主要涉及幼儿园中幼儿的行为活动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4)学前教育研究不仅是一门应用科,更重视对早期儿童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入研究。

二、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体系概览

(1)广义的研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一般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次,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体系。

(2)狭义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特指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其中包括多种类型的研究方法,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评价研究和行动研究等。

三、各类研究类型详解

基础研究主要侧重于纯科学或学术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未知,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例如,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论”就属于此类研究。

应用研究则基于基础研究得出的原理,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考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用理论和方法。例如,“促进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就属于此类。

开发研究则根据学前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直接运用的教育产品。

评价研究则是对学前教育机构、课程和教育计划方案等进行价值评定判断的研究,为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四、行动研究的特性分析

(1)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幼儿园教师或其他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其研究方式紧密结合其工作实际。

(2)行动研究所针对的问题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并能即时运用于实践工作的改进中。

(3)通过行动研究,可以促进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技能的提升,增强其科学育儿的自觉性。

五、具体方法的分类方式详解

(1)根据研究有无控制性,可将方法分为经验法和实验法。

(2)依据研究场所的不同,可将方法分为实验室研究和自然研究。其中自然研究更贴近实际教学环境。

(3)根据研究所描述的状态,可将方法分为历史法、描述法和实验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4)依据收集事实材料的途径,可将方法分为历史法(或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多种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应根据实际研究需要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