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道理和启示


描写景物,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不同角度来对景色进行生动而详尽的描绘,有时候也可以将这些感官体验综合运用,来展现一个更为立体且真实的画面。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描写手法往往能够让读者有更强烈的代入感。

萧红在她的作品《呼兰河转》中,巧妙地运用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动作和口语,生动地描绘了呼兰寒冷的冬季。这样的描写方式不仅使画面感更加,更增添了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

例一:当一位年长的人进入屋内,他用扫�帚轻轻扫去胡须上的冰霜,感慨道:“今日的严寒真是难以言表,连大地都因寒冷而裂开了。”(在东北的冬天,胡须结冰、眉毛挂霜是常见的景象。)

例二:一位赶着大车的车夫走进车马店,对店主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天气真是厉害得像小刀子一样,刮得人脸都生疼。”(冬天的风确实冷得像刀割一般。)

例三:由于寒冷的天气,人们的手被冻得裂开了,甚至有些地方还冻得肿胀起来。

例四:行人们在街上小心翼翼地走着,仿佛脚底下踩着一个滚的鸡蛋,这是因为他们的鞋底沾满了越来越厚的雪。

例五:一位卖馒头的老人在雪地里不慎滑倒,馒头撒了一地。路过的行人捡起一个边走边吃,卖馒头的老人无奈地说:“这地皮都冻裂了,连我的馒头都吞没了。”(在一个小城,人少车稀,雪地一尘不染,只能捡起馒头继续卖。)

例六:卖豆腐的人在街巷中穿梭,他们盛放豆腐的木盘放在地上后,因为严寒而无法拿起,直接冻在了地上。由此可见那天的寒冷程度有多么严重。

在这样的严寒中,大地仿佛被冻结了,水缸裂开,水井也被冰雪封住。白茫茫的大地上只留下不知名动物走过的足迹……通过这些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描写,呼兰的冬天是否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你的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