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梨酥为何尽量少吃
随着现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琳琅满目的食品名称令人目不暇接。榴莲酥、蛋黄派、芒果饮品以及鸡柳等食品,频繁地出现在众多消费者的购物清单之中。“尽管有些食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但其中一些带有‘味、柳、酥、脆’等字样的食品,在营养价值上并不算高。” 昆明市某知名医院的营养科专家李慧娟提醒公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许多带有“味”字的食品。对于那些如草莓味口香糖和黄瓜味薯片等,大多数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味道是通过香料调配而来,并非真实呈现。另一些食品则更具迷惑性。
例如,曾经引起公众热议的果味月饼。虽然其内馅标明为各种水果口味,但实际上都是用冬瓜制作而成。市场上的果汁饮料产品也分多种类型,包括纯果汁、果汁饮料以及浓缩果汁。只有当果汁含量达到100%时,才能称之为纯果汁,而果汁饮料的果汁含量则相对较少,通常还包含水、食糖或甜味剂等其他成分。
至于那些带有“果味”的饮料更是夸张。尽管它们带有“果味”二字,但并不一定含有任何水果成分,完全是由水和各种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尽管这些食品中所使用的食用香料或色素都是按照规定使用,对无害且符合相关标准,但它们并不能提供真正的水果营养。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见到其他一些食品,如蔬果脆片、花生酥以及凤梨酥等。虽然它们都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食物,但由于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过度摄入可能会对血糖、血脂和体重的控制造成不利影响,并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像王女士这样习惯性地选择携带方便的果蔬脆片作为替代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蔬果脆片在制作过程中,原有的蔬菜或水果营养已经大打折扣,同时往往含有高油高脂的成分。比如所谓的“苹果脆”,实际上是通过将苹果切片后真空油炸制成的。而那些带有“酥”字的食品,其酥皮大多由油和面粉制成。尽管吃起来很香,但摄入的脂肪和热量也同样不少。
李慧娟专家指出,“在选择这些食品时,我们可以查看食品包装背后的营养成分表。如果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那么其热量也会相应较高,建议消费者适量食用。”
还有一些带有“柳”字的食品如鸡柳、猪柳和牛柳等。这些食品通常是将肉类切成条或块状进行烹饪的。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添加淀粉或其他配料。以蟹柳为例,它并不是由蟹肉制成,而是由鱼肉糜和淀粉加工而成,外形和纤维感类似于螃蟹肉。而街边小吃鸡柳虽然以鸡肉为主材,但经过裹上厚厚的淀粉并油炸后,会吸收大量油脂,热量较高,过量食用对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