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家长意见和建议
中考在即,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与学习助力?
距离中考仅剩两个多月的时间,紧张感和压力逐渐在初三学生及其家长中显现。那么,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应如何做好孩子的情感陪伴,助力他们高效冲刺中考呢?近期,江苏省一位拥有29年中考冲刺辅导经验的资深心理教育名师,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心理教研员芦芳,为我们分享了她的见解。
避开“过度呵护、家庭纷争和无休止的叮嘱”的误区
在中这个特殊阶段,家长应如何调控自身的焦虑情绪,确保孩子的情绪稳定呢?芦芳老师指出,过度的关注和频繁的督促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比如,在餐桌上不断告诉孩子“这个多吃点,那个不要碰”,这其实是在无形中传递焦虑,可能使孩子动作变形,甚至影响考试成绩。
在芦芳老师接触的中考生家庭中,家庭成员因琐事如婆媳关系、经济情况等产生激烈冲突也是常见的焦虑源头。这种家庭氛围的剧变很容易影响孩子的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家长在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常常不自觉地陷入“无休止的叮嘱”的误区。如“你不用太紧张,考得好不好都没关系”等话语,实际上可能是在以另一种方式传递焦虑。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芦芳老师建议:“多给孩子一些微笑和拥抱,用平常心、常态化的方式对待他们。”
为孩子提供实际的帮助与支持
那么,中家长能做什么来帮助孩子呢?芦芳老师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建议。
在时间管理方面,家长可以温柔地提醒孩子早睡早起,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在后勤保障方面,家长可以帮孩子整理学习资料、错题本等,减轻他们的日常压力。
在饮食习惯上,不要突然改变孩子的饮食,以免造成肠胃不适。家长的所有服务都应渗透心理技巧,如耐心倾听、安抚孩子情绪等。当孩子表达对考试结果的担忧时,家长可以给予正面的回应:“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为你骄傲。”
中的实际准备工作
在中和中考期间,家长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芦芳老师提醒家长要提前勘查考试地点、计算路上时间等。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他们同意,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特别的装备如“加油旗袍”;但若孩子不同意,则不要特意准备,以免增加他们的压力。帮孩子检查考试用品是必要的,但应采取孩子确认、家长再确认的方式,避免直接代劳。考完后不追问孩子的考试情况,当孩子出现复习效率低下等问题时,要关注其情绪变化并寻求专业帮助。
芦芳老师强调:“中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检验,更是对他们心理素质的一次考验。家长应与孩子同呼吸、共奋斗,减少焦虑,提高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希望每个家庭都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中考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