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后感200字左右
《明日的哀歌》
《明天》是鲁迅先生《呐喊》中一篇令人心碎的短篇小说。此篇作品,以短短的叙述,仅用三个夜晚两个白天的时光,便将单四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经历描绘得淋漓尽致。单四嫂的形象,犹如在狼群中的羊羔,在冷漠无情的世间中,她的丈夫和儿子相继离她而去,她甚至在梦中与儿子相见都成为了一种奢望。读完此文,对单四嫂的未来人生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绝望。
本文以《明日的哀歌》为题,或许是对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所有的苦难终将过去,但希望究竟何在?是否就在那无数个未知的明天里?
故事开篇便设定在鲁镇的咸亨酒店中,红鼻子老拱与蓝皮阿五在此饮酒,议论着隔壁的寡妇单四嫂。对他们而言,单四嫂的遭遇不过是酒后的谈资罢了。
这位女性前年痛失丈夫,只得依靠纺制棉纱来维持生计,身边还抚养着一个三岁的儿子。在旧时社会中,女性本就柔弱,但身为母亲,她们却能变得无比坚强。单四嫂便是这样一位女性,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着自己和年幼的儿子,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可想而知。
文中描述,深夜中未眠的人家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酒肉朋友在此狂欢;另一家便是单四家。这两种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醉生梦死的狂欢,一边则是孤儿寡母的凄苦生活。
尽管遭遇了如此多的不幸,单四嫂并未对生活失去希望。然而命运似乎对她不公,儿子的宝儿又生起病来,让她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为了救治儿子,单四嫂求神问卜、许愿心诚、尝试各种偏方,甚至将她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财全部拿出,只为求得何小仙医生的救治。
宝儿是单四嫂的明天,是她活下去的希望。当她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庸医何小仙身上时,却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字里行间、人物的表情对话中,都流露出人情的冷漠。即使在宝儿死后,单四嫂仍然寄希望于梦境。希望究竟在哪里?这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深沉思考。
当人情冷漠成为社会的常态时,我们又怎能一味地将希望寄托在明天呢?我认为,单四嫂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是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苦难。只有这样,她才能有能力保护自己爱的人,也才能为自己寻找那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