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靠自己最精辟短句
人际关系中的一大误区:过度依赖自我,误将刚强当作柔弱。
从小到大,我们常常被教育:“靠自己,山不倒,靠人人会跑。”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过度强调“凡事靠自己”则可能带来问题。
“靠自己”并非问题本身,问题在于过度依赖自我解决一切问题。当一个人倾向于拒绝他人的帮助时,他可能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我们无法完全割裂与他人的联系。
凡事都靠自己,不仅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到身边的人。长期压抑情绪和脆弱,并不会让人变得更为坚强,反而可能让人变得麻木,甚至对这种独立产生抵触情绪。
过度独立的人往往将关心自己的人拒之门外。实际上,过分坚持“凡事靠自己”的人,往往背后隐藏着心理上的伤痕。或许是曾经的经历让他们觉得,寻求帮助并不光彩,甚至可能导致更多的失望。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喊妈的孩子有人疼”,这是孩子天生的求援本能。是什么让我们学会了压抑自己,不再轻易寻求帮助的呢?或许是从被训斥“这么点事也哭”的那一刻开始,或许是听到“长大就要懂事”的,亦或是发现依赖他人只会被评价为“麻烦”。
“凡事只靠自己”的信念背后,往往是一个人在心理上受过伤。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习得性无助”理论,解释了当人们在困难中多次尝试求助却未获成功时,可能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和不信任感。
正因为这种不信任感和受伤的经历,我们可能开始远离求助,选择独自面对一切。这种“受伤了——没人疼——自己扛——更受伤”的恶性循环,不仅让我们在试图保护自己的同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还可能让我们更加封闭内心。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学会向外借力。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自我,而是要学会在坚持独立自强的善于寻求他人的帮助。真正的智慧之人,既能独立自强,又懂得适时地向外借力。
我们需要觉察内心的真实渴望。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强装坚强,但这样的坚强真的是我们所想要的吗?如果不快乐,那么我们内心真实的渴望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弄清楚这些问题后,我们就可以打破“有事自己扛”的心墙,勇敢地寻求他人的帮助。
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很多人坚持“凡事靠自己”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别人能靠得住。这种不信任感会导致一个自证循环:不信任别人——不依靠别人——自己压力很大——没有时间和动力与人闲聊——无法建立社交关系——难以获得别人帮忙——更加不信任别人……而这个循环的最终结果,是强化了原有的不信任感。其实,当我们愿意去相信他人时,往往也会得到他人的正向反馈。这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
“凡事靠自己”并不是完全错误的观念,但过度依赖则可能带来问题。我们要学会在坚持独立自强的善于寻求他人的帮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真正做到内外兼修,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