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最有名的一句


《水龙吟》之韵,探物情之微妙

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他特别提到了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认为此词为咏物词中的最工者。今日,让我们一同领略这首词的魅力。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苏轼笔下的佳作。词中描述的杨花,似花非花,无人怜惜,抛家离路,却又思量有情。杨花的萦损柔肠,困酣娇眼,仿佛在诉说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

词的上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花的形态与命运。杨花飘散四方,如同被抛弃的游子,而柳叶随风翻飞,又似思妇困倦时欲开还闭的眼晴。这种物与人的交融,使得词中情感更加丰富。而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似乎也是苏轼对他自己以及友人的遭遇的写照。他们漂泊天涯,无人怜惜,看似无情,实则是不得已。他们的内心,却是对故乡与亲人的无限眷念。

下片则转向了抒情,写出了对柳花飞散的同情,夹杂着伤春的情绪。春色三分,两分零落成尘土,一分飘散入流水。这似乎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那些美好的愿望最终被现实消磨干净。而最后三句,更是将散落的点点杨花比作离人的眼泪,将全词的情感推向了。

苏轼的这首杨花词,不仅是一首咏物词,更是一首写人的词。他将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物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此词,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词的音韵和谐、情调幽怨缠绵,更能体会到词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和人生哲理。

在词的创作过程中,苏轼与友人章质夫的书信往来也为我们理解这首词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从书信中我们可以得知,这首词是苏轼为了回应章质夫的杨花词而作的。他们共同的遭遇和心境都在词中得到了体现。这首词不仅仅是苏轼对杨花的描绘,更是他对他自己以及友人遭遇的写照。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苏轼的千古佳作。它不仅在音韵、情感、意境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更是在咏物与写人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读此词,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词的韵律之美、情感之深、意境之远,更能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这也是为什么这首词能够成为千古传世之作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