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清明追思》诗句


今天是2025年的春日时光,恰逢我国传统的清明节。早晨醒来,我心中便开始盘算着回家所需的物品,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回想起离世三年的父亲以及他在世时给予我们的和生活中的点滴关爱。

上午,我收到了弟弟发来的视频,家中已经开始准备祭祀祖先的仪式。在回家的路上,当我离开繁华的北京时,天空还是晴朗无云,但当我走到山时,乌云已开始。家人们告知我葫芦岛已经开始下起了小雨。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古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变幻莫测的天气,仿佛与我的心情产生了共鸣。

清明节的核心意义在于纪念先祖、寄托哀思。通过扫墓、祭拜等仪式,我们传承着孝道文化,强化了家族的精神纽带和传统。这种“不忘本”的精神体现了人们对生源的追忆、缅怀和敬重。

在这个春回大地的时节,清明节既有“寒食禁火”的庄重,又蕴“踏青插柳”的生机。在追忆父亲和祖上恩德的我更加体会到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深刻含义。先祖的恩德如山高水长,他们的功绩千年流传,赐福无疆。他们庇护着后代,使家族丁财两旺。我们的门第书香,吉祥安康,都离不开先祖的庇佑。

在追思先人的过程中,我更加珍视当下的亲情。我有责任将父亲的美德以及家风传递给下一代。这些美德包括勤俭持家、诗书继世、和睦友善、自强不息、廉洁自律、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等。让家族的文化记忆在现实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芒。

清明节对于我们家族来说,是一场跨越时间的对话。当我们在墓前静立,摆上祭品,焚上香火时,这是对逝去亲人的温柔回应和无比崇敬。清明节的追思不仅是对父亲的思念,也是对祖先的缅怀。这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光,不负韶华,努力前行,不负先人的嘱托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