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脑子胡思乱想控制不住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1. 埋头苦读,却感觉效率低下,无法集中精神?
2. 乘坐公交车,到达目的地却浑然不觉,自己竟然坐过站了?
3. 与人交谈时,思绪常常飘到九霄云外,无法专注?
4. 饱餐一顿后,却对刚刚的饭菜味道毫无印象?
5. 陪孩子讲故事后,自己一无所知,孩子却记得清清楚楚?
6. 试图专注做一件事,但注意力总是难以持续?
这些现象揭示了一个有趣的事实:我们的身体可能身处于当下,但我们的思维却常常停留在过去或未来。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情时,思维经常不受控制地游离到别处。每次当我们的思维即将逃走时,我们需要花费很大努力将它再次抓回。长此以往,我们将错失眼前的一切。而人生,正是由无数个当下时刻串联而成。如果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刻就会白白浪费。长时间的注意力不集中,会使我们的思想与现实生活脱节,陷入意识和行为的状态,人生也将如同梦境般不真实。
无法全神贯注,其实是因我们害怕面对内心的真实感受。
工作忙碌时,我们渴望休息;而休息时,我们又觉得无所适从。当思维停滞时,我们的脑海中便充满了各种想法和想象。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人们情绪低落、悲观消极。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护士长就是这样。她身兼数职,每天忙碌不已,却仍然觉得不满足。她努力不让自己面对内心的真实感受,但这种逃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她持续忙碌的背后其实是为了避免与自己的情感相处。
我们总是念念不忘过去的不完美,试图通过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来弥补过去。然而这种做法只会让我们困在虚幻的世界里。正如李尔纳所说:“我们记住了一个不完美的过去,并将其向前投射,以期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这种状态与我们的童年经历或过去的创伤有一定关系。
为何我们总是难以活在当下? 这与我们的心理防卫机制有关。当我们遭遇无法应对的事件时,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我们会启动心理防卫机制。其中一种机制叫做“解离”,即面对不愉快的事情时将感受压抑到内心深处以隔绝真实感受脱离当下的情境。久而久之当这些压抑的感受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形成了一种习惯性游离。
这种身心灵分离的状态虽然能短暂逃避痛苦但会带来新的问题。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虚幻、不切实际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当发现自己经常处在解离状态下时会感受到生活的虚无对许多平凡的快乐失去兴趣生命质量也会因此降低。
如何让心神安定下来?以下两种方法值得尝试:
第一种静心方法:
是一种将注意力从外界撤离的过程同时也是降低思考过去和未来的一个过程。以下是实行的步骤:
1. 找一个安静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为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 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物件上如自己的鼻尖或一段咒语让思绪如流水般单纯地流过。
3. 采取被动的态度让思绪和分心流过即使注意力转移也不要强求重新回到当前的事物上即可。
4. 坚持每天早上起床后至少10分钟到半小时将其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的好处在于它能在短时间内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带来的症状。长期坚持还能改善心境、专注力和记忆力。一位资深咨询师分享道她通过长期使负面能量从自己的脑海中流出后整个人焕然一新充满活力。
中午休息时若能抽出10分钟进行相当于获得了两小时的深度休息。
第二种静心方法:内观
在现代社会高压力高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我们常常为了应对繁杂的事务而忽略了自身的存在。通过练习内观我们可以投入到每一个当下时刻的体验中觉察到正在做什么、正在体验什么从而去除那些累积在心里的不必要的感受。
内观是一种主动注意的状态将关注焦点完全放在当下的觉察上而不带任何批判。进行内观时需要保持的态度包括:不批判、对当下保持开放的态度、对任何事物都保持新奇感并相信自己的直觉。
在练习内观时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想象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或宠物在心里描绘出它的样貌并用慈爱的语句祝福它同时也对自己说出这些祝福的话语。通过坚持内观可以实现生活和心态的巨大转变让内心变得平静、慈爱、温柔幸福感更强对生活满意度更高!
禅学大师一行禅师告诉我们:只要停止追求未来的脚步放下缅怀过去的想法将专注力从那些不断累积的事情上移开就能够将此时此刻变得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