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尔雅最佳下半句


近日,有网友分享了一组关于“女孩等候地铁”的照片,这引发了一场关礼仪的热烈讨论。虽然我对这种通过照片来掀起的行为感到困惑,但其中所涉及的“教养”问题却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当今社会,如何判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无疑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议题。

还记得不久前,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一位下岗工人在电视节目中谈及“引力波”时遭遇了嘉宾的嘲讽。对此,有人争论是否该指责这种“异想天开”,亦或讨论这种“民知”是否算作学问。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现场嘉宾的缺乏耐心和焦躁气氛,即使隔着电视屏幕也能感受到。这也揭示了当下社会的一种通病: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逐渐失去了耐心和善良,只顾着证明自己,却不懂得倾听他人,甚至忽略了对他人的伤害。

暂且不提那些在旅游景点乱刻乱画或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行为,就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面对孩子的错误,有多少家长会粗暴地呵斥?在办事时保持礼貌,但到了饭店里却对服务员大呼小叫。与人交谈时,一旦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便没有耐心去倾听和分析。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更是动辄使用粗鄙之语,随意给他人打上“没有教养”的标签。由此可见,“教养”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初次见面就让人感到亲切和舒适。他们的面庞透露出善意,声音温和而谦逊,不轻易却立场坚定。他们以和颜悦色的方式倾听和帮助他人,这样的我们称之为温文尔雅的君子。古人说“相由心生”,这并非无稽之谈。当我们以温和、善良的态度面对世界时,自然会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

对于这种温文尔雅的态度,我记忆最深的是十多年前上大学时参加的一次辩论赛。当时我方言辞犀利、气势汹汹,而对方的海外学子则不紧不慢地讲道理、讲逻辑。虽然我们输了比赛,但事后回想起来却深感惭愧。胡适先生曾说,从容的态度比犀利更有魅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许多东西都显得粗鄙和急躁,我们有时过于犀利而忽略了从容的魅力。

“教养”二字并非是强者对弱者的指责工具。恰恰相反,讲究教养需要我们这些一方自觉践行。当你掌握权力时更要注意不要用权力伤害他人;当你掌握话语权时更要注意言辞不要成为伤人的刀子;当你地位高时要懂得以理服人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发号施令……教养最好是指向自我内心的道德约束而不是专门用来谴责他人的工具更不是挑起事端者自我证明的工具。否则一个上司对员工的咆哮就会转化为员工对孩子的咒骂进而将伤人的话语投向更弱者教养的缺失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伤害着他人。

温文尔雅不仅是一种价值观也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态度。在容易陷入极端的社会里这更是普通人可以展现的生存方式:拥有自己的立场与态度恪守良知从容面对与世界为善。教养与温文尔雅并非特定阶层的专利而是普遍的修养。教养确实与谈吐和技巧有关但首先与内心有关:善良、关怀、气度。王尔德曾说有许多品德高尚的人如渔民、牧羊人、农夫、劳动者尽管他们对艺术一无所知但他们却是大地的精华。我们不应轻易蔑视他人不应草率地伤害他人不应咄咄逼人地嘲讽他人更不应恶意地他人或肆意地他人人人都可以在复杂的世界中散发出正能量。

从今天起让我们做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吧善良而从容无论面对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都以同样的笑容相待因为教养和温文尔雅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