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最简单三个公式
水准仪在工程施工中的妙用
水准仪,无论是在小型的工程项目还是级的测控工作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给出水平线或水平面,确保任意两点都在一条直线上,而所有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点则构成一个水平面。图1. 展示了其基本的应用场景。
使用水准仪其实并不复杂,只需在合适的位置将仪器整平,然后进行观测即可。现产的水准仪微调功能多为自动的,只需粗略整平气泡,即可瞄准读数或给出水平视线。但要充分发挥水准仪的这些特性为测控和施工服务,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准仪在工程施工中计算腰线的方法。
腰线是什么?
腰线是各类工程建设施工中控制建筑物高程的重要施工线。它的作用是指导工程在高程方面的数据采集,并检测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图2. 展示了腰线的基本形态。
接下来,我们以巷道施工为例,详细探讨腰线与工程的关系。
巷道腰线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水平腰线,如图3. 所示;仰角腰线,如图4. 所示;以及俯角腰线,如图5. 所示。
在使用水准仪进行腰线测设时,通常会在视线通视良好的地方进行。这时,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原腰线与巷道的俯仰角会出现多种情况。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这九种情况及其应对方法。
第一种情况至第三种情况主要涉及水平巷道的腰线测设,视线的位置与原腰线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视线与腰线的距离来确定新的腰线。
第四种情况至第九种情况则涉及不同角度的巷道和腰线,需要考虑到仰角或俯角的影响,通过计算角度和高差来确定新的腰线位置。
对于这九种情况,操作人员只需给出各位置的水平视线即可。而前视后视的计算则需要根据量取的后视水平视线到原腰线点的高差、原腰线点与前腰线点的距离以及巷道的俯仰角来计算水平视线到新腰线的距离和在水平线上下的位置。由于涉及的数据较为复杂,若关系不明确,加上现场环境混乱,极易出现放错腰线的情况。
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和不断的探索,我对于水准仪放腰线的计算公式和符号规定进行了总结和规定。只要将量取的数值和巷道的俯仰角按照规定的符号代入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数值。图15. 展示了水准仪放腰线计算公式的符号规定。
将图15中的字母赋值并规定符号后,我们可以进行具体的计算举例,如图16. 所示。这种方法计算的数值具有方向性,就像向量一样,可以避免施工现场计算时的高强度思维转换,只需按照规定的符号代入计算公式,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新腰线与水平线的上下位置,就能确保标定正确的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