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到底能否问好


近日网络上热传:“清明节期间不可致以‘早安问候’”,“直至4月10日都无法向人问好”,还有“今年为特殊年份,应特别注意”等说法,这是真的吗?

上海辟谣平台指出,这些都是谣言。其实对于这类消息,我们可以一笑了之,无需改变日常的问候习惯。不论是在清明节前后还是清明节当天,“早安”或“晚安”等问候并不违反任何习俗或禁忌。

春季,随着燕子到来和梨花盛开,我们也即将迎来20时49分的春季第五个节气——清明。

在春光明媚的仲春与暮春之间,风轻雨润,天朗气清。春日景象如此宜人,莺长,娇蕊争芳。此时的“清明”也由此得名。

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可以尽情地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让心情得到充分的放松和释放。

清明节也是人们表达忧思与哀愁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美食似乎能够抚慰心灵。一茶一饭之间,是春日的馈赠,也是我们怀念逝去亲人的方式。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清明美食便是青团。青团是祭祀仪式中的传统食物,流传着诗人徐达源的诗句“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描述了人们用青团祭祀祖先的场景。

馓子也是一种寒食节禁火时食用的美食。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美味,品种繁多且风味各异。无论是北方的麦面馓子还是南方的米面馓子,都有着独特的口感。

子推馍则是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而诞生的食物。寒食节是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传统节日。因寒食与清明的日期相近,寒食的传统逐渐融入清明,丰富并拓展了清明的文化内涵。

乡情系于舌尖上,这些春日的美食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对亲人的思念和情感的寄托。通过品味这些独特的小吃,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着对家人和故乡的深深眷恋。

追忆过往、缅怀先辈的我们也应珍惜眼前的大好春光。不要辜负逝去的亲人,也不要辜负了这美丽的春天。让我们在春风细雨中怀揣感恩之心,笃定前行。

本文内容来源于河南日报公众号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