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祖祭文完整版


洛宁杨氏家族的清明节祭祀仪式

在洛宁县的杨岭地区,杨氏家族汇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庄严而神圣的清明节祭祀仪式。身为杨岭杨氏的一员,二十世孙小沪在此刻以的心境,为我们的先祖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公元2025年,岁次乙巳,正值清明佳节之际。我们杨氏家族的子孙们,从杨岭、南村、同田沟、薛桥、柴窰、凉泉沟、张沟等各个分支汇聚而来,以及远至嵩县郭家村的亲族们,一同来到我们族群的发祥地——杨岭。在这重建家庙之前,我们以最崇高的敬仰之心,献上香火、清酒和时馐珍果,以此表达我们对列祖列宗的敬意。

杨氏家族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关西夫子和东汉太尉杨公讳震大人。我们的先祖在弘农发迹,其后代支派繁衍于河东地区,并最终在永宁地区扎根。始祖继荣公自山西吉州迁至河南陕州会兴镇,以盐业为生,沿洛水而上,初居永邑长水,后迁至景阳镇亢凹南岭,即今日之杨岭。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子孙繁衍至23世,人口已逾。

回想起先祖们的艰辛历程,他们颠沛流离,披荆斩棘,为开垦田地、种植作物而辛勤努力。他们以四知堂号为家训,世代忠良,德泽后人,遗风长存。他们不仅给予我们血肉之躯,还留下了敦厚的家风、家训和家规,使我们的子孙能够公正处事、清白做人。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安定,安居乐业。在族首耀文的带领下,我们踊跃捐资,群策群力,共同为家族的兴盛贡献力量。我们于2021年立下了祖坟碑,于2023年完成了族谱续修,并于2024年重建了祠堂。这些工程的完成,是我们对先祖的最好告慰。

在此,我们用诗歌来表达我们对先祖的敬仰和怀念:

清明祭祖传统长,

千里游子返故乡。

四知堂中承古训,

祖碑前话亲缘长。

血浓于水情难断,

清白家风代代传。

若先祖有灵应知晓,

后代更比前代贤。

小沪谨以此文,告慰历代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愿他们歆享禋祀,来格来餐!愿我们的家族永远繁荣昌盛,代代贤良!

洛宁县景阳镇的杨小沪先生在此清明节之际,以净身之躯献上此篇祭文,以表敬意。他是一位中教一级教师,生于1947年,为洛宁县景阳镇的杰出人士。

洛宁杨氏家族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