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大学


《苏东坡传》读记札记

读书内容概述:本次读记以苏氏家族三人的科举考试及苏东坡的仕途经历为主线。其中,苏东坡身为家族的代表,于一地担任时,致力于为民服务,特别擅长治水事务。

读书笔记摘录:

即使面临极大的危险,人们依旧选择穿越三峡,为了名利甚至不惜以生命为赌注。如同苏家一般,外出旅行的人只能将安危托付于天命。行经三峡的人们常在进入前焚香祈求平安,出三峡后再烧香感谢神明。无论上下行船,在三峡的险峻之处,人们深信神祇定会保佑他们,并有美酒与牛肉等美食献上。

此地的岩石形态奇特,黄牛山的影子在遥远的天空下显得尤为突出,仿佛是一头被蓝衣斗笠牧童牵着的巨牛。当地有句俗语形容黄牛山的威严:“早晨出发见黄牛,夜晚投宿黄牛旁,三日三夜,黄牛依然如此。”

关于苏东坡求雨一事是否有效,史书并无详细记载。无论何种神祇,信佛或是信赖一棵古老树桩,都不应成为怀疑效果的理由。在中,若出现任何问题,总是归咎于者的信心不足。这便是“心诚则灵”的道理。所有的神祇都需要显现其灵验之处,否则便无人再。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天性。无论是的形式还是其中所蕴含的态度都至关重要,而其效果则居于其次。

无论如何,苏东坡在担任其他县份的太守时,只要有必要,他依然会进行。他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当且无疑的,神明也定会竭尽全力为人类消灾造福。如果理性被视为人性中最高贵的本性,那么神明也必然是理性的,会听从劝告并服从道理。然而在苏东坡关于天灾的奏折中,他也按照的传统思想指出,如果不废除以纾解民困,那么向神明也是无用的。这就是基于常识形成的观念,也使得古籍中有“尽人事,听天命”的说法。在深入了解了人那些看似愚蠢却实则富有深意的行为后,这句谚语让我重新认识到人卓越的思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