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臭豆腐的简单做法


【北京老字号传奇】

王致和臭豆腐,又被称为“青方”,早已成为北京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不仅如此,它也深受全国各地食客的喜爱。近年来,这种小菜更是受到了外国友人的青睐,他们为其取了个雅号——“东方奶酪”。

腐乳的历史记载

王致和臭豆腐属于腐乳系列,腐乳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红曲、白酒、白糖、食盐等配料的发酵而成。鲜香的腐乳是人们喝粥、佐餐的必备小菜。腐乳的起源已无从考证,但相传是为了储存豆腐而产生的。公元5世纪的典籍中就有关于腐乳制作的记录:“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

腐乳的制作技术在明代和清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许多文献如《篷栊夜话》、《食宪鸿秘》和《醒园录》等都有详细记载。除了书籍记录,还有如《古今秘苑》、《本草纲目拾遗》等书籍也记载了腐乳的制法及功效。

随着技术的进步,各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腐乳,如浙江绍兴、上海奉贤、四川海会寺等地的腐乳。而北京人心中最经典的味道,依然属于王致和的腐乳。

王致和与臭豆腐的传奇故事

王致和与臭豆腐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呢?这还要从一个有趣的故事说起。

康熙年间,王致中是一位来自安徽的举子,准备参加进士考试。不幸的是,他未能金榜题名。为了生活,他决定暂时留在北京,继续准备下一次的考试。为了维持生计,他开始卖起了豆腐。

一次,他做了过多的豆腐,卖不完又不想浪费,便采用了家乡制作腐乳的方法,将豆腐放入坛中,加入调料腌制。数月后,当他打开坛子时,发现豆腐已变成青灰色的“怪物”,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起初,他以为这批豆腐已经坏了,但出于不舍得浪费的心态,他决定尝试食用。没想到,这臭味扑鼻的豆腐吃起来却异常香醇,口感绵软。

这件事传开后,街坊邻居都来品尝这个臭豆腐,都赞不绝口。王致和因此放弃了继续参加科举考试的想法,转而开始专心经营臭豆腐生意。他的臭豆腐因味美价廉而迅速赢得了广大劳动的喜爱。

老佛爷与臭豆腐的缘分

慈禧太后对臭豆腐情有独钟。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太监将王致和的臭豆腐呈上餐桌,不想竟得到了老佛爷的青睐。从此,臭豆腐成为了宫廷御膳之一。后来,因为它的美味还得到了光绪皇帝老师的赞赏,并为王致和的酱园题诗传颂。

“大阿哥”与臭豆腐的故事

清末时期,“大阿哥”溥儁在后失去了皇储的名号,生活陷入困境。为了生计,他挑起酱坛走街串巷卖起了臭豆腐及各式酱菜。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依然保持着风度翩翩的姿态和高亢的叫卖声,吸引着路人的注意。

王致和品牌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王致和的产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只要在超市上看到那位身穿马褂、头戴瓜皮小帽的商标形象,就知道这是王致和的产品。它以过硬的质量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就像它的产品臭豆腐一样,“一臭万里,飘香万家”。

王致和臭豆腐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故事。它是北京老字号的代表之一,也是美食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