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詹天佑三件事情
来源:新浪新闻
作者 文心一格
2024年是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先生逝世105周年纪念之际,近日在上海的一次专访中,詹天佑先生的孙子詹同沛向大家透露:“很多人都会问及我,詹天佑先生留下的最宝贵财富是什么?我仅用两个字来回答——精神。”
詹天佑先生是近代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之一。他主持修建了第一条自主设计并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被誉为“铁路之父”和“近代工程之祖”。
“我与祖父未曾谋面,但关于他的记忆都源自于我的父母。”提及祖父,詹同沛满怀敬意,“在我们读书时,课本上就有关于詹天佑先生的文章。作为后人,我深感骄傲。”
詹天佑自幼聪慧,年幼时便赴美留学,并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注于铁路工程研究。他学成归国后,便投身于铁路建设事业中。他曾说:“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和知识,为的富强尽心尽力,使在国际上能自立。”
为何如此多人纪念詹天佑?86岁的詹同沛认为,一个无私地将毕生精力和才华奉献给,并为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将被永远铭记。
“在现今这个崭露头角、大展宏图的时代,祖父的留学报国、科技报国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效仿和实践。”在詹同沛眼中,“学有所成,报效,詹天佑先生就是最好的榜样。”
“祖父一生致力于铁路事业,无论铁路修到哪里,他都以之为家,与工友同甘共苦。”詹同沛说,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态度,詹天佑的八个子女都是在铁路工地上出生长大的。
当时传出了自办京张铁路的消息后,外国人曾讥讽说没有能胜任此项工程之工程师。然而正是詹天佑担任了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不依赖任何外国资本和人员,仅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工程,打破了外国人对的垄断。在詹同沛看来,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正是体现了祖父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不畏艰难的精神。
詹同沛还对祖父1919年参加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一事深感敬佩。虽当时身体抱恙并受到祖母的反对,但祖父依然坚持参会并最终成功为铁路争取了相关。同年4月,祖父因积劳成疾在武汉病逝。在他去世前所交代的三件事都与铁路事业相关,并决定将毕生积蓄捐献给的铁路事业。
近日,在新一轮的专访中,詹同沛打开家谱的珍藏本与众人分享道:“我对祖父的了解越多,越觉得他在为人处世等各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的。”
谈到家庭教育时,詹同沛说祖父教子有方。“当孩子们遇到数学难题时,他会在房里来回踱步后给出正确答案。”这不仅仅是教育方式之独特也体现出祖父对子女的用心和智慧。
不仅如此,詹天佑与妻子的感情深厚令人感动。因为妻子名字中有“菊”字之故,他栽种菊花以示爱意。且妻子常随他外出修路时他还会自制保温饭盒确保妻子能吃上热饭热菜。
“祖父深爱家人但有时也显得沉默寡言。”每当听到参与铁路修筑的工友受伤或牺牲的消息时他都会感到十分难过。如今的铁路总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昔日的“纸上蓝图”已成现实。“流动的”正在展现其勃勃生机这也算是给远在天堂的詹天佑先生最好的告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