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培训的收获和感受


艺术之美,启智之径

艺术之美,是视觉的盛宴。在这其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品的造型、色彩、线条、构图及材质等外在元素,更能深入其内蕴,体验到那份能引起情感共鸣、震撼心灵的人文内涵。那么在美术教育中,如何根据儿童的心理特性和学习倾向来引导他们感受艺术之美,进而培养其人文素养和创造力呢?以下是我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走进自然,感悟生活

现实世界是美术教学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和感悟生活。在美术教学中,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仅教授技能,更要与学生交朋友,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善待他们的问题,将“问题情景”生活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样,美术与其他学科便能更加紧密地结合,增强学生对美术的趣味性。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陶冶情操。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观察和感受自然的绮丽。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素材,通过绘画或手工等方式表达出来。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例如,在绘画或做手工时,我允许学生自由想象和自由绘画,可以站着或坐着,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还播放有助于绘画的音乐,宽松学生的创作氛围,增强他们的艺术感受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有一个自由的绘画心态,他们的作品大多富有灵气和创意。

我还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美术教育的标准,根据不同年级、素质和年龄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我深入研究“美术课程标准”,分门别类地教学,以适应不同层次、个性、能力的学生。我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发展他们的美术构思和创作能力。

三、生动形象的教育,激发创造力

我采用各种启发创作思考的策略,有计划地激发并鼓励孩子去创造去想象。在实际教学中,我融入与生活相关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的生活和社会。我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贯穿美术课知识,引导孩子思考将来如何面对生活。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对艺术创作有更多理解,激发了他们无尽的创造欲。

四、以赛促学,提升能力

我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各种美术比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绘画创作的能力,还能让他们在比赛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我们还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积极参与县的各种儿童美术比赛,并取得了的成果。

美术教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之美、启智之径。让我们共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