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的鹰的四字成语
在浩渺的天际,有一道的身影,那是鹰的象征。鹰,是天空的王者,是力量与勇气的化身。每一次翅膀的挥动,都仿佛能搅动风云。鹰的眼神,犀利而坚定,无论是狂风骤雨,还是晴空万里,都无法阻挡它翱翔的决心。
鹰之魂,凌云志,关于鹰的诗词歌赋,无不以鹰为榜样。鹰击长空,志在千里!从古至今,无数诗人画家以鹰为题材,创作出无数传世佳作。
画鹰
唐时杜甫曾有诗云:“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此诗点题开头,含惊讶之意,含蓄地表达了画的逼真传神。画面上的苍鹰身姿矫健,眼神犀利,仿佛随时准备扑向猎物。
宋代的李祁亦有题画鹰之诗:“劲翮排霜戟,天寒气转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画中鹰的刚劲有力,以及其不畏严寒、英勇无畏的品质。又有“草间狐兔尽,侧目望青霄”,体现了鹰的强大捕猎能力及其高远志向和对广阔天空的向往。
元代的胡奎则以“金眸玉爪气雄豪”来形容鹰的外貌,同时以“整顿锋棱十二翮,碧天万里海云高”来展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明代的解缙则以“凛凛东风日未西”来描绘墨鹰的威武形象,以及其“野旷青天不敢啼”的霸气。
而清代的梁兰在题鹰一诗中写到:“草间狐兔不日尽,勇锐如此倾城知。”此句突出了鹰的勇猛和锐利,展现了其作为猛禽的王者风范。
至于清代的敦敏,他的诗中写道:“健笔崚嶒神俊姿,风霜素练倍离奇。”此句从绘画的角度入手,夸赞了画家以健劲的笔触勾勒出的鹰的神俊姿态。“高飞应有云霄路,托足何劳借一枝?”又表达了对鹰自由、独立、高远志向的向往。
再观今人林寿图的《陇州咏物诗四首选二》中的鹰篇:“陇山纷燕雀,稀见海东青。”以燕雀的多见反衬鹰的珍贵与独特。全诗充满了对鹰雄伟英姿和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笔下的鹰的描绘,塑造了一个个威武、霸气、勇猛、神俊的鹰的形象。这些诗篇既是对鹰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理想和追求的寄托。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对鹰充满了敬畏与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