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给我的启发


“人可以被挫败,但不能被摧毁。”当我步入花甲之年,再次翻阅海明威的经典之作《老人与海》时,那句名言深深触动了我。

海明威,这位20世纪的文坛巨匠及其杰作《老人与海》,在也备受赞誉。

年轻时,我曾因为潮流而接触《老人与海》。那时候,读名著是时尚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故事初读时让我觉得单调乏味。文中开头便描述了老头与孩子关于钓鱼的唠叨,情节似乎毫无波澜。随后,就是老头独自出海时自言自语的过程。我曾多次尝试阅读,但每次都未能坚持下去。或许,这也是许多年轻读者初读此书时的感受。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我步入中年,我终于有了足够的耐心去完整地读完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深感渔夫圣地亚哥是一个永不言败的英雄。他了我,人们可以被生活所打败,但绝不能被其摧毁。《老人与海》激发了我的斗志,让我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海明威曾将他的作品比作漂浮在海上的冰山,水下的部分远比水上的更为庞大。在我花甲之年、退休之时,再次翻阅《老人与海》,我得到了不一样的领悟:原来海明威所要表达的,是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

《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古巴老渔夫与一条大马林鱼搏斗的故事。在蔚蓝的海面上,老渔夫与大马林鱼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故事很简单:连续多日未捕到鱼的圣地亚哥独自出海,最终经过一番殊死搏斗,将大马林鱼并绑在了小船的一侧。

尽管胜利的喜悦如潮水般涌来,但鲨鱼的却接踵而至。老人与鲨鱼展开了搏斗,鱼叉被带走了,他把小刀绑在桨把上继续战斗。最终,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副骨架。这或许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写照: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得到的却只是一堆垃圾。

回望自己的人生历程,我深感曾经的骄傲如今看来也变得毫无意义。我曾经珍藏的书籍如今在电子阅读时代显得过时。面对这些藏书,我思考着它们与圣地亚哥的大马林鱼骨有何区别?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位病重的教授在给远在国外儿子的电话中说,他一生珍藏的东西即将被当作废品卖掉。这让我思考起我们曾经追求的东西是否真的有价值?或许在生命的尽头看来,那些曾经珍视的东西都变得一文不值。

《老人与海》的结尾描述了老人再次入睡的情景:他依旧脸朝下躺着,男孩坐在他身边守护着他。他正梦见狮子。我读懂了:这一生坚守梦想、不畏失败才是最值得过的生活。最近爆红的动画电影《哪吒2》中呈现的万妖冲鼎场面同样震撼人心:即使面临危险、明知结局可能是死亡,妖兽们仍然奋力一搏。电影导演表示:“生命的价值在于过程而非结果。”这与《老人与海》的主题不谋而合。

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老人与海》我们重视生命的价值、内心的坚守以及梦想的追求。它告诉我们:即使在困境中坚持梦想的人们也会得到启示和鼓励。圣地亚哥的故事将永远激励那些在逆境中不放弃的人。

在无尽的挫折中,我们依然能够找到生命的重量。《老人与海》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在生命的长河中坚守信念、追求梦想、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