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优评先个人总结简短


由于临近退休,且副高职称已经评定完成,我的职业生涯中,正高职称的评选变得遥不可及。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去的十年里,教师节前的评优以及每年的年度考核优秀均与我无缘,我也不再为此过多关注。

今年开学初,办公室在工作群里发布了年度考核的通知,建议老师们选择在线下载表格或直接到办公室领取纸质表格进行填写。我一直习惯于使用手写方式,简述自己一年的工作成果与经验,完成任务即可。领导知道我的情况,大概也不会给我优秀评价的期望。我与往年一样,没有太大的感触。

2月21日的下午,同办公室的高三年级组长给了我一张预选投票表,让我为年级的年度考核优秀等级提名候选人。由于我与同事关系良好,也经常与年轻教师交流教育经验,对本年级的教师情况比较了解。我依据各教师的表现以及是否有职称评定需求的实际情况提名了候选人。毕竟,最终的评定还要经过行政扩议的评定,与我这样的退休人员并无多大关系。

当晚一位平时交流较多的年轻教师小何打来电话,她告诉我她在她们年级组年度考核中并未被推荐。通过她的诉说,我意识到我们学校的竞争环境已经变得相当激烈。

小何为了爱情来到了这座小城,但经历了爱情的挫折和亲情的失落,同事的非议也让她倍感压力。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她努力工作,争取评上中级职称,买房、生二胎……新的希望让她逐渐走出阴霾,她的工作状态也变得忙碌而充实。去年她开始参评中一职称,但未能如愿。可能是因为她太年轻,且缺乏县市级先进的硬件条件。这一年里,她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根据新的教师管理评分细则,她的教学管理量化分全校第一,班工作也名列前茅。按照常规,她本应评上年度考核优秀。但在年级初评中,她却未能入选。原来她们年级采用的是投票方式,但许多老师并未参与投票,而投票的结果往往取决于人际关系而非教学成绩。全年级50多人中,只有不到二十人填写了选票,而这些选票大多是在熟人之间互相投递。最终上报的名单中,与年级组长关系好的老师占据了多数,同一科目的老师中有5人入选,而小何因为跨年级教学且是外地人,未能加入熟人的圈子,投票数仅排第九。

学校在收到上报名单后,会召开行政扩议再次投票决定。在一次这样的会议中,高三年级的组长高风亮节地将自己选上的名额让给了小何。这个勤奋的年轻教师终于获得了工作以来的第一次年度考核优秀。令人思考的是,已经评上副高的许多领导和组长却依然占据着优秀名额。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将这些机会让给需要评职称的年轻人呢?

我还听说,现在的年度考核优秀会有奖金?这究竟是怎样的激励机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