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110什么水平


近日落幕的南京室内世锦赛盛况回顾

在不久前结束的南京室内世锦赛上,亚军的朱亚明凭借出色的三级跳远再次斩获银牌,为他的运动生涯再添辉煌一笔。令人瞩目的不仅仅是他的表现,还有一位名叫刘俊茜的男子60米栏铜牌得主,她为田径迷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回顾刘翔的辉煌历史,他在年仅19岁零8个月时,就赢得了他的首个世界大赛奖牌——2003年伯明翰室内世锦赛男子60米栏铜牌。现在看,刘俊茜在21岁零3个月时便首次获得室内世锦赛铜牌,虽然时间稍晚一些,但他却是继刘翔之后,第二位在世界大赛中摘得奖牌的选手。这无疑证明了实力与天赋的重要性,而非单纯地谈论谁接替谁的问题。

今年关注过刘俊茜国内比赛的人或许会感叹,他与其他高大威猛的对手相比,身材明显矮了一截,似乎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男子110米栏选手形象。刘俊茜的身高只有1米78,但这并没有阻止他迈向成功的脚步。

在男子跨栏界,自刘翔和史冬鹏之后,许多选手的身高都努力向两位前辈看齐,往往达到1米90左右。现在与刘俊茜形成激烈竞争的上海选手们,虽然身高有所差异,但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即使是身高最矮的陈圆将也有1米89,与参加过世锦赛的湖北选手朱胜龙相差无几;而徐卓一和秦伟搏更是接近两米的身高。

虽然高手在跨栏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的似乎如履平地。但刘俊茜的成也证明了,成绩与选手的身高并非必然关系。原始的身高差距,也不应是预估选手成绩高低的最重要因素。就像曾经的对手阿兰·约翰逊,身高不到1米80的他凭借天赋和高超的训练手段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

此次南京室内世锦赛上,一位改项跳远的日本选手泉谷骏介也为我们提供了启示。他的身高比刘俊茜还要矮上几公分,但在跨栏和跳高上的表现同样出色。他的110米栏成绩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3秒04,成为了除刘翔外亚洲第二人的高度。这样的例子提醒我们,不同的选手有着不同的优势和潜力,应该根据个体特点进行选材和培训。

本文虽非体育教研文章,无法详尽分析,但刘俊茜等矮个选手在跨栏项目上的成功,无疑为短跨圈的选材和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不应只局限于寻找高大型的选手,而应更加注重发掘和培养具有特殊天赋和潜力的运动员。通过刘俊茜的成功,我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启示和启发,当后备人才越来越多时,自然会出现更多像刘翔一样的天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