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中作乐的意思是什么


文|小雅

近期,你是否被“疲惫丑态”这个词刷屏了呢?

正如网友所言,这确实是一个形象生动且充满故事感的词汇,既表达了起因又呈现了结果。那么,“疲惫丑态”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它描绘的是人们在短时间内虽五官、体重和皮肤无任何变化,但在持续熬夜、加班、高强度劳动或未获得良好休息之后,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如枯草般被吸取生机,呈现出的憔悴感。

关于“疲惫丑态”的解释,我们来看看微博上的观点。一提起它,上班族的疲惫形象便跃然纸上。它的流行,并非语言的退步,而是因为它以最直接的方式道出了人间的真实——累。不仅是“累”能引起共鸣,而且“丑”更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振。以颜值变化来描绘疲劳程度的这个词汇,新颖独特,迅速激发了人们的表达欲望。

不仅关心飞得高不高,如今我们也更加关心自己在劳作后是否会显得疲惫而丑陋。“丑”这个词形容外貌,准确击中了现代人对颜值的普遍高度关注心理。过去人们用“累瘫”、“累死”来形容劳累,而现在则更倾向于使用“疲惫丑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特别关注工作对颜值的影响。这表明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我们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这与近年来人们对医美、美颜软件的热衷是相通的,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颜值的追求以及颜值逐渐变重要的趋势。

从更深层次来看,年轻人对颜值下降的担忧,实际上反映了努力工作与体面生活之间的矛盾。当人们自嘲自己累得丑时,实际上是在表达工作让生活不再体面,由于工作的忙碌,人们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外在形象,精神面貌也不如以往。人们始终在寻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吐槽“疲惫丑态”,其实也在表达人们希望不再继续这种状态的愿望,以宣泄情绪。这个愿望背后,是对更合理的加班制度、工作状态等更高层次的期待。

人们不希望工作的压力挤占了生活的美好,而是希望保持一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有网友认为“疲惫丑态”与“憔悴”类似,但相比之下,“疲惫丑态”更像是一种自嘲。这种自嘲虽带有苦中作乐的意味,却也带有积极的态度。通过宣泄与吐槽排解压力,在抱团取暖中获得他人的安慰与共鸣。

这也提醒我们,在工作中,学会缓解负面情绪、调整好心态是非常重要的。过度的劳累会影响心情,使人失去活力,自然也会显得憔悴。当我们陷入“疲惫丑态”的状态时,应该让自己从其中解脱出来,进行健身锻炼、娱乐休闲等活动。要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精神饱满地去生活,才会更加美丽。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愿我们都能摆脱疲惫丑态,每天都充满活力且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