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人没品什么意思


古人云:“树以年轮定老幼,人以品德定高低。”

要了解一个人是否拥有真才实学,就如同品鉴一坛陈年老酒,其内涵无法轻易掩盖。当人们经历形形的人群后,逐渐会明白一个道理:那些缺乏实力的人并非败于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的陋习。

这些陋习,比金钱的缺失更为可怕。它们侵蚀着人的志气,蚕食着人的筋骨。特别是在五六十岁的年纪,人们更应该警觉,不要让这些陋习耽误了余生的美好时光。

有些人的能力只停留在口头上,他们的能耐似乎只存在于过去。他们一开口就是“我年轻时如何如何”,“我们那时怎样怎样”,然而面对眼前的事情却一筹莫展。就如小区里的老王头,每当看到年轻人处理水管、手机等问题时,他总会插嘴:“这算什么?我们当年修拖拉机都不需要看说明书!”然而真正让他动手帮忙时,却以各种借口推脱。

俗话说得好:“旧时的经验不可全信,新的知识更需掌握。”时代在不断变化,过去的经验未必适用于现在。总是沉溺于过去的荣耀,恰恰反映出现在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人到了晚年,要么真正能够助人一臂之力,要么就虚心学习,最让人反感的是那些只说不做、还爱指手画脚的人。有这种陋习的人,一生都在寻找借口,从未反思自己。无论是年轻时父母,中年时责备领导和同事,还是到了退休年龄责怪孩子,他们总是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有些人自己一事无成,却能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越是没有能力的人,越喜欢将不如意归咎于外界。古语有云:“怨天者,怨人者自轻自贱。”与其抱怨他人,不如改变自己;与其发牢骚,不如振奋精神。

就如老李头,他的退休金不多,但在老同事聚餐时却喜欢摆阔,抢着付账。回家后却是稀粥配咸菜。他虽然面子上过得去,但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苦的只有他自己。古话说得好:“脚穿多大的鞋,取决于脚的大小。”生活是给自己的,不是演给别人看的。虚荣心无法填饱肚子,假面子换不来别人的尊重。

人老了,活得真实一些,反而更受人尊重。古语说“五十知天命”,这并不是说认命,而是要活得明白。改掉这些陋习,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敬重。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一个明白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