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数学主要学什么
数学之道:探索蒙氏教育的魅力
老师引导说
数学并非自然物的外在形象,亦非科学现象的奇幻变化,更无法比拟艺术作品的动人旋律或鲜艳色彩。往往,孩子不会自发地对数学这一抽象概念产生兴趣。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拥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在蒙氏教育环境中,许多孩子为何能独立地进行数棒练习或玩银行游戏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蒙氏数学教育的神秘面纱。
深入了解蒙氏数学教育
妈妈们无需再为孩子的数学烦恼。
数学真的有那么难吗?
我家孩子的数学成绩总是不理想,他/她不喜欢数学课!他/她做数学题总是粗心,过程缺失,只关注结果!教他/她数学时,他/她总是不专心!小学的题目就这么难,孩子怎么听得进去啊!……
在我们园里,我常听到家长们的担忧。语文、数学、英语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科目,特别是数学,因为其能直接拉高分数线。但要知道,数学与音乐、舞蹈、绘画等科目相比,有其特殊性。
孩子通常对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事物更感兴趣。但若我们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加以引导,同样可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因为数学是生活的必需品,无论是1还是2,或是“单一”和“许多”的概念,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取得高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演练,积累数学经验,形成数学概念。培养孩子的专心、细心、耐心等品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独立思考能力,使孩子能够有条理地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那么,蒙氏教育有何特别之处呢?
为何在蒙氏环境中,孩子们能如此独立地进行数学练习呢?甚至有些孩子能进行四位数加减乘除运算,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关键在于,这些孩子并不需要老师的逐一指导,却能全身心投入,充满专注和幸福感。这背后的原因何在?蒙氏教育认为,教学方法是关键。
带着焦虑的心态,我们来探讨一下蒙氏教育中备受关注的数学分。法国哲学家巴斯葛对蒙台梭利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认为人性的本质属于数学,即数学的要素是秩序和精确性。
蒙氏数学教育的特色
1. 感官教育为基础: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训练,帮助孩子形成概念,培养注意、比较、观察和判断能力。
2. 由具体导入抽象:例如,了解“单一”和“许多”的概念是通过具体实物来实现的。
3. 重视数量、数字与数词的关系:数量代表量的大小,数字是文字体现,数词则是语言的体现。
4. 采用三阶段教:命名、辨别、发音,帮助孩子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5. 统一字体采用数字:因为其通用性和无限延伸性。
6. 重视0的概念与十进位法:通过具体教具的操作,让孩子理解0的意义以及十进位法的运用。
7. 颜色代表不同位数:在计算或数量的表示中,使用不同颜色来代表不同的位数。
8. 错误订正机制:教具设计有错控板等形式,达到提示功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9. 合成与分解的基准:一般以“10”为基准,符合国际惯例。
10. 自成一套的教学体系:教具的设计及教学原则都是自成一套体系,先掌握基本概念,再朝“组合”、“分解”的方向进行。
我们不必成为蒙台梭利老师,也不必购买一整套教具将家中变成蒙台梭利教室。只需将蒙台梭利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尊重、温暖和便利的环境。这样,我们就能保持孩子的持久兴趣,引导他们走向、自由和独立。
蒙台梭利曾说:“幼儿对数的理解和展示的兴趣是自发的。”我们希望广大家长能多理论少题海战术,让孩子轻松学数学,增强亲子关系,培确的秩序感,为孩子一生的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资料: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段云波主编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方法》吴晓丹主编
1b+老师の朋友Candy(陈颖肖)专栏(节选)
作者/编辑:1b+老师团队/Candy老师特别贡献
本文旨在探讨蒙氏数学教育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