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簪子的雅称是什么
古代发饰“簪”源远流长,其前身为秦汉时期的“笄”,用以束发。新石器时代,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骨笄即为最早的簪。初时,簪为实用之物,男女皆用,具有固定长发的作用。随着时光的推移,女性的簪逐渐显现出装饰功能,出现了梳、步摇等饰品,而男性簪则依旧保持其实用性。
满人入关后,建立了清朝。满族男性的发饰传统为剃头留辫,这导致男性所用的簪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女性的发饰却在不断发展。如今,这些精巧的发簪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已成往事,但在古装剧中,我们仍能被它们所点缀出的精致效果所吸引。
本文要介绍的几件清代发簪均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些发簪都是1955年西安市文管会移交的。由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何家村唐代金银器窖藏的耀眼光芒,使得众多研究中心聚焦于此,其他金银器则鲜少展出,其中就包括这些簪花。
首先介绍的是清鸾鸟蝴蝶纹点翠银簪,其长14.3cm,宽13cm,重22克。簪首以银丝为骨架,上焊接荷花、荷叶、鸾鸟和蝴蝶等元素。荷花为中心,鸾鸟与蝴蝶相对飞向荷花,表面采用点翠工艺装饰,并镶嵌红绿宝石,簪脚为扁长设计。
再来看清龙凤呈祥纹鎏金银簪,该簪长19.1cm,宽16.2cm,重71克。通体鎏金,背面以银条为骨。龙凤分列两侧,从天而降,场景祥和。龙踏祥云,凤踏枝叶,火珠位于。龙凤均用累丝工艺制作主体,并点翠装饰。
最后介绍的是清石榴花卉纹鎏金银簪,长22cm,重74克。该簪同样通体鎏金,背面以银条为骨。簪首正面的宝剑为中心,周围依次是花叶、石榴、蝙蝠纹等元素。这些纹饰均用累丝手法编出主体,并通过镶嵌和焊接的手法在主要纹饰上嵌入宝石和炸珠。
这些发簪不仅是饰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体现了当时工匠的巧妙心思和精湛技艺,将女性的柔美衬托得淋漓尽致。如今,虽然这些发簪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较为陌生,但当我们欣赏古装剧中的精致效果时,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匠心所折服。
《收藏》杂志自1993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收藏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读者一册在手,即可把握收藏动态。
《收藏》微博账号:@收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