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渴望有人懂歌名
来源:环球之声
【环球之声特稿 记者 李思宇 苏海波】"无声世界同样需要被理解与关怀,我期望借助我的微薄之力,让更多人学习手语,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无声世界的温暖与美好。" 4月3日,张艺兴领衔主演的电影《静默的爱》正式上映,上映两天后票房迅速突破五千万。这部影片聚焦于听障人群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张艺兴在片中饰演聋人父亲小马一角,即便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也用行动向女儿木木(由李珞桉饰演)传递了满满的爱意。
在接受《环球之声》的采访时,张艺兴分享了他对聋人及手语推广的关注。他表示,通过拍摄《静默的爱》,他更深入地走进了聋人朋友的生活,不仅在手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手语,还观察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细节。在影片拍摄过程中,他与现场的聋人演员通过手语进行交流,现在已经能够达到熟练的沟通水平。
对于手语的学习与应用,张艺兴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表示,手语与语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多地以视觉信息为主,语序上也有其独特之处。比如,用手语表达“灭火”时,需要先打“火”的符号,再打“灭”的符号。聋人通过表情和动作的强弱来表达情感的深浅。张艺兴通过学习手语的“温暖”与“火”来演示这一特点,平静的手势代表“温暖”,而节奏更快的手势则代表“火”。
在角色塑造上,张艺兴为小马的角色加入了伤疤的设计,以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这也是他首次尝试饰演聋人父亲的角色。在与导演的沟通中,他强调了情感表达的细节重要性,特别是在戏中的“选亲”场景中,他深入解读了小马面对女儿选择时的情感流露。
除了在电影中的表现外,张艺兴还积极地将手语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在采访过程中,他不仅分享了常用词汇的手语表达,还教记者如何与聋人朋友进行交流。他倡导大家在遇到聋人朋友时,可以尝试用手语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他还将手语带上了自己的演唱会舞台,并通过邀请手语老师对歌曲进行手语翻译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聋人朋友的世界。
2024年,张艺兴在音乐话剧《召唤之音·敦煌》中一角分饰两角,凭借其出色的表演、演唱、舞蹈以及台词功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分享了自己在话剧院的成长经历,感谢了给予他指导的老师和导演。
田沁鑫导演用“运动员”来形容张艺兴的精力充沛。无论是演唱会、话剧、电视剧还是电影,张艺兴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他表示自己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希望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不断学习和成长。对于未来计划,他表示期待挑战话剧领域,希望能够在一个沉浸式的舞台上表达一个故事,从中获得新的感悟。
当提及从偶像转型为演员的经历时张艺兴表示:“我认为每个人对偶像、艺人、演员、歌手的评价都是基于他们的个人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他表示会通过大家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方向和步伐期待未来能挑战更多期待已久的角色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学习的机会。
近期张艺兴正致力于挑战一个期待已久的角色虽然暂时不能透露更多细节但他说未来见面时一定能够与大家分享更多故事期待他在接下来的表现中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