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1~12章概括
在众多的古文墨宝中,人们常言:“人生何求,唯读苏东坡。”于是,我开始了对苏东坡的研读之旅。
这本书,我希望能慢慢翻阅,细细品味,与大家一同分享这份阅读的喜悦,也希望我们都能在岁月的长河中寻找到持久的快乐。
第一章的标题是:眉山千载诗书城,人境同源育英才。
在第一章中,主要讲述了苏东坡成长环境对其一生的深远影响。如今育儿时,常言“三岁看老”,强调的是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尽管苏东坡天赋异禀,但他的成功亦离不开那片滋养他的土壤。
那么,对于年轻的苏东坡而言,哪些人的影响最为深远呢?
首先提到了苏东坡的祖父苏序。苏序是一位性格鲜明的人,他豪放不羁,洒脱随性,不受世俗的束缚。他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更是开放与包容,尤其是对二儿子苏涣与小儿子苏洵的独特性格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与支持。苏东坡在祖父的影响下,养成了豁达的人生态度,并喜欢上了饮酒。
接下来要说的是苏东坡的父亲苏洵。苏洵虽然年轻时喜欢游山玩水,但后来却能发奋读书,一鸣惊人,与两个儿子并称为“三苏”。是什么激励了苏洵的转变呢?这要归功于他的妻子和二哥。
苏洵的妻子程氏曾写下一首关于读书的诗句,她巧妙地描绘了从童年到老年的读书历程,同时也鼓励了苏洵要珍惜时间,坚持不懈地读书。这令苏洵豁然开朗,开始发奋读书。他的二哥苏涣也是一位智者。他并未直接要求苏洵读书,而是让他用文字记录下游历山河的经历。通过这样的方式,苏洵发现自己在描述自然风光时的困难和局限,进而开始反思自己对于历史的了解和文化的掌握。随后他通过编写家族族谱而加深了对历史的兴趣,成为了一位历史学方面的佼佼者。
再者是苏东坡的母亲程氏。她以教孩子们读《后汉书》的方式为孩子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其中,《范滂传》的故事深深触动了苏东坡的心弦。范滂是一个忠诚、廉洁、正义的人,虽然最终被诬陷而死,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却成为了苏东坡人生的指引。
在第一章的最后部分,作者总结道:家中丰富的藏书、豁达的祖父以及学识渊博、引导得当的父母都是苏东坡健康成长和创造性读书路上的重要保障。家庭的成长环境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有些人需要一生去治愈童年的创伤,而有些人则被童年的美好所治愈。幸运的是,苏东坡属于后者。我们无法想象如果苏东坡没有这样一个幸福的童年,当他在后来遭遇人生种种困难时,将如何保持他生命的多彩与活力。这也提醒了我们一个道理:家庭的熏陶和教育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