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员工个人先进事迹
不久前,天津市隆重举办了首届“新时代职工创新创业之星”表彰。在这光荣的舞台上,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作业一区的赵常明高级技师,荣获了“新时代职工创新创业之星”以及“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的殊荣。
日前,记者来到大港油田采油三厂作业一区的自23—12井场,现场热闹非凡。赵常明师傅正为他的徒弟们现场授课,内容是关于新引进的电动潜油螺杆泵井的管理与操作。自23—12井采用的是油田新技术,赵师傅通过梳理原油物性、研究生产变化规律,为这种新技术制定了一套管理方法。这是他的第二次现场讲解,旨在检验徒弟们对新技术的掌握情况。
作业间隙,记者有幸采访到了赵常明师傅。谈及荣誉,他谦虚地表示:“这些荣誉并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大港油田所有采油工人的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会将这份荣誉转化为动力,继续扎根一线,追求创新与效率。”
可能有些人对天津市首届“新时代职工创新创业之星”选拔活动的严苛标准还不太了解。参选人员需在群众性职工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上有突出贡献,并对行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在熟悉赵常明的人眼中,他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选手。
赵常明在采油一线工作了整整28年,主抓的创新项目取得了26项成果,获得了14项专利,撰写的论文也为油田职工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赢得了许多市级和集团公司的荣誉。他坚信:“每一项技能都是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他的努力与奉献,使他成为油田的楷模,被大家赞美为业务的标杆。
赵常明深知个人力量有限,他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2010年,“常明工作室”的成立让他离梦想更近了一步。工作室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并明确了愿景、经验、宝典和工作法。
作为一线技师,赵常明不仅是岗位创新创效的领头羊,更是岗位培训的引路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员工素质提升和人才培养中,用实际行动传承“匠人”精神。他的岗位培训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为此撰写了大量的培训课件,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体系,包括数字化课堂、微信式课堂、师徒式课堂等。
多年来,赵常明不仅培养了多名技能专家,还为采油厂各兄弟单位输送了多名高级技师和技师。他的徒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其中全国劳模宫艳红是他培养出的杰出代表。赵常明毫无保留地传授他的经验和技能,包括专利、管理模式等,让徒弟们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