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数学从哪里入手
你好呀,我是果妈,一位热爱数学的果妈。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孩子学习数学的经验和看法。
春节期间的一次聚餐,让我听到了一桌关于孩子学习的讨论。桌上坐着十位家长,其中有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和一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大家围绕着孩子的成绩展开话题。
家长无奈地说起孩子的困境:语文和英语成绩都很好,唯独数学成绩起伏不定。一、二年级时还能考到95分以上,但到了三年级就开始下滑,尽管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补习费用,甚至一对一辅导,但数学成绩依然不升反降。家长叹了口气,提到“女孩在数学学习上似乎有些欠缺”。
老教师却立刻指出:“你女儿其实很聪明,也足够努力,问题可能出在补习的方向上。”这场讨论引发了我更深的思考。
的确,许多家长在孩子成绩不佳时会选择让孩子去补课,但这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吗?真正顶尖的学霸,其实很少是通过补课达到的。那么,明明智商差距不大,为何成绩差距如此明显呢?真的是男孩和女孩的差距吗?或许性别差异有一定影响,但真正的关键还在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上。
在那次聚餐中,老教师也分享了他们的经验:“补数学,不是简单的补课就行,而是要补‘板块’。”这让我想到学习数学的五大板块:基础知识、计算能力、解题能力、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应用。
首先说基础知识。就像建房子的地基一样,基础不扎实,房子就无法稳固。很多孩子数学成绩不佳,往往是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家长需要确保孩子真正理解和掌握每一个概念、知识点和公式。
接着是计算能力。数学中的计算如同建房子时的绘图工作,任何计算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题目的失误。家长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从一年级开始加强计算训练,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再来说说解题能力。有些孩子题目稍微变个形式就不会做了,这是因为解题能力不够强。家长可以通过各种题目引导孩子总结、发现解题技巧或规律。
然后要提到的是数学思维。拥有数学思维的孩子,能够凭借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等轻松应对数学难题。这种能力需要家长更多的引导和培养,不仅仅是刷题就能解决的。
最后说到数学应用。很多人认为数学的学习只是为了考试,生活中根本用不上。其实并非如此。数学应该融入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见到数学、用到数学,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