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螺旋施工记录表


一、施工准备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条件、作业条件以及材料要求等。

场地条件:施工现场应达到“三通一平”,即水通、电通、道路畅通和场地平整。临时设施如临时用电、用水等应准备就绪。场地标高应满足施工要求,经过夯实或碾压。

作业条件:分段制作好的钢筋笼应已准备就绪,适宜长度为5至8米。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设立水平标高木桩,并经过验收确认。成孔试验的数量不少于两根,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

材料要求:水泥、砂、石子、水等应符合质量要求,有进场复验报告。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清洁无老锈和油污。外加剂、掺合料应根据施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二、施工机具

包括螺旋钻孔机、机动小翻斗车或手推车、长短棒式振捣器、溜筒等。测量设备如GPS或全站仪、测绳等也应齐备。

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包括放线定位、钻机就位、钻孔施工、检查质量、孔底清理等步骤。其中,放线定位采用常规测量仪器进行桩点放样,确保定位准确。钻机选用符合设计孔径要求的螺旋钻机,机械设备验收合格后开始施工。钻孔过程中要保持匀速、平稳,遇到不同土层要采取相应措施。

三、操作工艺

详细阐述了从放线定位到混凝土浇筑的整个过程,包括钢筋笼的制作和吊放,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等。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碰撞孔壁,确保钢筋笼的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分层振捣密实,注意调整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坍落度。

四、成品保护

在钢筋笼的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变形。灌输混凝土时要注意固定钢筋笼的位置,防止其上浮。保护桩头的主筋插铁,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在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对桩头进行碾压。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包括孔底虚土过多、塌孔缩孔、桩身混凝土质量差等问题。要严格按操作工艺执行,避免出现异常现象。当出现钻杆跳动、机架晃摇等情况时,要立即停钻检查。同时对常见质量缺陷如导管堵塞、偏桩、缩径、断桩等提出了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