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五一放几天假是几号


在那一年“五一”长假不再有七天之时,我妻子在家的抱怨声持续了一周。辛勤劳作一年到头,不正是期待着那几天能够放飞自我吗?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我唯有尽力开解她,劝她凡事往好的方面想,要从历史的广度去思考现在的得失。回想当年,我们还未享受过:长达七天的“五一”假期。

取消了七天假的“五一”,重回了劳动节的概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劳动节只放假一天。那一天算是假吗?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到了1995年5月1日,全国开始实行双休日休假制度。对于以前每周只休息一天的人来说,再多放一天假显然是件令人欣慰的事,至少可以在多赖一会儿。然而对于每周已习惯休息两天的人来说,劳动节额外的一天假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那个时期,由于大多数人尚未拥有私家车、高速铁路和飞机票也并不普及,那多出来的一天假往往只能用来洗洗涮涮、烧烧煮煮。在家庭氛围紧张的情境下,这一天假甚至可能引发更多矛盾。在无黄金周的劳动节里,这一天假显得有些尴尬。

尽管如此,它并非无用武之地。对一些人来说,它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当时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来说,“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会选择体育场或体育馆等大型场所进行文艺汇演,单位会人员参加,中小学生也会参与各类表演。

那时的人们并未意识到这种活动其实占用了大家的休息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觉得孩子能参与这样的活动是增长见识的好机会。这也与当时假期稀少有关。除了春节、寒暑假外,其他像样的假期并不多。占用不占用休息时间也就无所谓了。

记得1993年的五一节,由于升学压力逐渐显现,数学老师布置了大量的作业。从早到晚都在做应用题,连陪同我学习的父亲都忍不住发牢骚,这哪是放假啊?简直是比上学还累!

随着双休日的到来,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工作之外还有别样的生活。那多出来的一天假期,是与家人共度时光的宝贵时光。这在上个世纪90年代是极其难得的惬意时刻。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即使江苏盐城那个破旧的动物园也能满足我们那颗好奇的心;在阴雨天里,租一盘、买些零食,与父母一起看电影也成了我们放松的方式。当时虽然没有网络、电脑和智能手机,也无法轻松地来一场周边游,但生活却像一块巧克力般充满期待。

对我而言,真正感受到“五一”长假的魅力是在参加工作之后。那时我与妻子正处于热恋期,我们总是研究旅行攻略和寻找机票优惠信息。如果我能提前完成一些工作再请几天假的话,就能有九天假期了。这九天的时间足够我们深入体验一个度假地点了。

在成都的火锅、青岛的鲁菜以及北戴河的海鲜饺子等地的体验都让我们觉得生活丰富多彩。“五一”七天假的取消却打乱了我们原本的计划。虽然美梦总有醒来的时候但被打断总归让人不悦。妻子的情绪我完全能理解。更糟糕的是看过了外面的世界后才会发现身边的世界有多么不如意。

享受过七天长假后便难以接受短暂的小长假了。近年来我们也曾尝试自驾周边游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味道。游完回来没过两天妻子又兴致勃勃地开始计划去大丰新开的荷兰花海看看了。

我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我明白一旦给了人们假期再想收回可就难了。

栏目主编:李华 文字编辑:杨光 题图来源:视觉 图片编辑:娜

文章来源: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