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为什么月经量越来越少
作为妇科医生,我时常面对女性的困惑:“医生,我这两年月经量越来越少,两天就结束了,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读这个困扰许多女性的问题——月经过少(月经过少症)。
医学定义上,连续三个月经周期经量少于5毫升(大约相当于日用卫生巾的一片量),或者少于或等于两天,被定义为月经过少。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女性误以为经量减少就是疾病,但实际上有30%的女性其经量仍在正常范围内(20-80ml)。
月经过少可能源于多种病症:
1. 多囊综合征(PCOS):这是由于体内雄激素过高,导致发育障碍。
2. 早衰(POI):这是女性在40岁前出现月经稀少或经量骤减的情况。
检查重点包括:抗缪勒管激素(AMH)和性激素六项,特别是关注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比值。
还有一些其他可能的病因,如粘连、子膜结核、甲状腺功能减退、高素血症等。长期服用某些物如短效也可能导致经量减少。当体脂率低于17%时,下丘脑可能会关闭功能,导致“减肥”。需辨别是减肥导致的还是真正的月经过少。
面对月经过少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记录月经日记:使用APP记录天数和卫生巾用量。
观察伴随症状:如潮热盗汗、体重骤增、痤疮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
及时就医指征:经量突然减少超过三个月、合并或痛经加重等。
诊断过程中可能采用的方法包括基础体温测定、超声、镜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MRI)等。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也各异,如功能减退可能需要进行雌孕激素序贯治疗,粘连则可能需要镜分离术等。
预防与调理也非常重要。避免反复操作、科学管理体重、压力调节以及营养补充等都是关键。特别提醒,并非身体毒素的,单纯经量减少也不会加速衰老。如果您的月经突然出现问题,不要慌张,及时到妇科门诊就诊,医生会为您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