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出名的美术大学


一册《奋进新征程》,生动展示了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到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飞跃;多彩的竹编艺术品与蓝染工艺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气息;原创动漫连续剧《学雷锋的新篇章》,形象地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在1月1日,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展出了百余幅关于乡村建设、非遗传承和红色文化等方面的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地体现了学院在过去的里与时代共进,在描绘美丽湖南、多彩湖南的艺术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

“韶山小卫士”金属书签等设计作品,让艺术触手可及;龙门石窟的现代设计形象、十二生肖字体的创新海报等,都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与创造性发展。动画作品《成为一颗优秀的种子》,让隆平水稻博物馆的文物“活”了起来,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些富有创意的作品,均为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学子在级竞赛中斩获一等奖的佳作,涵盖了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IP形象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以及UI设计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学院在湖湘大地上深入挖掘红色基因、弘扬非遗文化、服务乡村发展等方面的辉煌成就。

此次展览的实物作品均为精准扶贫项目的成果展示、乡村振兴计划的实践成果、非遗文化的传承以及红色文化的主题表达。

“这是我设计的石莲村乡村振兴项目中的四季果蔬草编包装设计。”2023级的艺术硕士赵华自豪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近年来,赵华积极参与邵阳县下花桥镇石莲村的乡村振兴项目,挖掘当地故事,设计了村庄标志和视觉识别系统,并利用当地的稻草、玉米等天然材料,创作出一系列草编包装和文创产品,让传统果蔬焕发新生。

“学院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教育体系,更重要的是我们用艺术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创造的心灵服务社会。”赵华表示。

自2005年建院以来,湘潭大学艺术学院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紧紧围绕湖南的经济发展和本土文化发展,聚焦乡村文化品牌、非遗产品、艺术乡村文化等进行艺术设计。为湘西竹编、浏阳夏布等非遗项目的品牌化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累计推出多项实践成果。学院还积极帮扶湖南湘西保靖县比耳镇,助力其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近十年来,学院指导学生参与级学科竞赛,屡获殊荣。2021年,学院在全国高校学生竞赛与教师发展数据平台中名列艺术类竞赛全国前茅。2022年,湘潭大学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类竞赛中位列A+阵列。2023年,学院的一项关于非遗品牌化创新的实践案例被专业学位案例中心采纳,成为非遗文化创新实践的典范。

“前,我们在湘潭大学播下了艺术的种子,今天我们将继续深耕湖湘大地,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地方发展。”艺术学院院长李青表示,学院将继续担任新湖南文化艺术的传播者、建设者和推动者,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艺术项目在湖南落地生根,为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文化艺术动力。

总体而言,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湖南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