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生日简短感言
人生的转折与内心之寻
跨过四十的门槛,置身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回望过去的足迹,眺望未来的方向,我们会有别样的感悟。
曾几何时,我们被世俗的“上进”观念驱使着,不断努力工作、拼命、追求功成名就。仿佛只有这样,才不辜负这短暂的人生。但真正到了这个年纪,我们开始明白,人生最舒适的活法,是允许自己“不刻意追求上进”。
年轻时,我们总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向前。看着身边的人不断升职加薪,自己也倍感压力;看到别人在各种培训班中充电学习,生怕自己落后。我们把成功的标准简单地定义为职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在这条追逐的道路上,我们一路奔波,身心俱疲。
我有一个朋友叫李力,曾经是典型的“上进青年”。他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企业,每天早出晚归。为了拿下项目,经常熬夜加班,甚至在生病时也不敢请假。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职位和薪资不断提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快乐。身体状况变差,与家人的关系也变得疏远,曾经的爱好被抛诸脑后。
在他40岁生日那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从未真正为自己活过。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辞去了高薪工作,选择休息一段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摄影、旅行、陪伴家人。他说,虽然没有了令人羡慕的职位和高薪,但内心却无比充实和满足。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总是被教导要不断进取、努力成为人上人。但幸福和快乐从来不是用世俗的成功来衡量的。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写:“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我们常常关注别人眼中的成功,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
四十岁的我们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应该明白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一时的快慢并不能决定最终的结果。有时候适当的停下来、允许自己“不刻意上进”反而是一种智慧。这种“不刻意上进”并非让我们放弃努力而是让我们放下外界的压力和期待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我曾拜访过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每天的生活简单而充实。他告诉我年轻时为了评职称、带好学生没日没夜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错过了很多生活的美好。现在老了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种感觉真好。他还告诉我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要只顾着赶路却忽略了沿途的风景。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上进”往往被等同于努力工作、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但其实人生还有许多其他维度。我们可以在精神世界里不断探索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内涵;我们可以用心经营家庭享受亲情的温暖;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生活。这些同样也是一种“上进”只不过这种“上进”更注重内心的感受更贴近生活的本质。
此时此刻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那么不妨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继续在功名利禄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还是停下来享受生活的美好?也许答案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当然允许自己“不刻意上进”并不容易我们会担心被别人看不起害怕被社会淘汰。但其实真正在乎你的人不会因为你暂时的“不刻意上进”而轻视你;而那些不在乎你的人他们的看法又何必在意呢?人生是自己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就像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30岁时决定辞去工作专心写作一样。当时这是一个不被很多人理解的决定但他并没有在意别人的眼光按照自己的节奏写出了优秀作品并成为了世界知名的作家。他说:“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四十岁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我们拥有足够的阅历和智慧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让我们放下不必要的负担允许自己“不刻意上进”去拥抱生活的多样性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吧!因为人生最珍贵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内心的安宁和满足从今天起当你感到疲惫的时候就停下来休息一下;当你不想努力的时候就允许自己放松一下去看一场电影读一本好书或与家人朋友聚一聚吧!生活的美好就在这些平凡的瞬间里记住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