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的黄杨树值多少钱


阳光洒满大地,黄杨园里一位老人正与记者分享他的故事。今年已近古稀之年的施鹤生师傅,每天都到自家的黄杨园里查看树木生长情况。“黄杨长势慢,容易出虫害,照顾它们如同抚养孩子一般,需要耐心和细心。”施师傅笑着说。园艺村因其丰富的黄杨种植而名声在外,成为了崇明区第一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个村子因黄杨而繁荣的更多细节。

园艺村被誉为“瓜子黄杨之乡”,全村近九成村民从事黄杨、花卉种植。黄杨种植面积广阔,成熟的黄杨数量众多,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合兴园艺场的“看贝”——瓜子黄杨。早在20世纪60年代,全崇明仅有两处可购得此品种的黄杨,合兴园艺场便是其中之一。崇明的瓜子黄杨因其生长快、抗寒性高、造型容易等特点而独具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园艺场逐渐发展成了园艺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投身于黄杨树的种植事业。

施鹤生告诉记者,种植黄杨是一项辛苦而漫长的任务。从种下小苗到成功销售,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黄杨树是他们致富的关键,一棵树便能卖出数千甚至数万元的价格。如今,园艺村的村民们不仅种植和销售黄杨,还衍生出了许多细分领域的工种,比如园艺师的工作就是帮助种植户修剪黄杨树的造型,收入丰厚且繁忙。瓜子黄杨不仅让园艺村村民富裕起来,也让这个村庄更加美丽和出名。一条慢行步道串联起村庄的各个景点,古色古香的景致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全域园艺公园。

家住大港公路附近的茅锦昌是园艺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也是黄杨种植户的一员。家里的房子经过翻新,白墙青瓦,富有乡村气息。家门口的跃进河经过生态治理后变得更加清澈美丽。茅锦昌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主要是单打独斗、自谋销路。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了。港沿镇成立了黄杨协会,大家一起学习提高种植和造型水平。还有专门的黄杨交易平台和参加各种展览销会的机会,让园艺村的黄杨交易更加活跃和多样化。目前崇明区正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计划,园艺村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这样的故事和景象在崇明区的其他乡村也在上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