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ve是什么意思


其实,原本并没有打算进行这么全面的测试。原以为只是对易驱线进行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更换同一易驱线上的不同SSD,测试结果会出现巨大的差异。这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进行深入的研究。

近期,不少SSD厂商都为其产品附带了易驱线,名称各异,有的叫U3.0升级套件,有的叫U到SATA数据传输电缆。尽管名称不同,但它们的功能都是相同的——方便用户将SSD转换为移动硬盘。这些易驱线将SSD的SATA接口转换为U接口,并附带数据迁移软件,必须借助U接口才能正常使用。这显示出易驱线的作用正变得日益重要。

最近我手里有一块英睿达BX100 SSD,它附带了易驱线。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其速度并非特别出色,有些令人失望。但当我更换成宇瞻的一款SSD后,性能却大幅提升。这一发现让我意识到,不同的SSD在同一易驱线下的性能表现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参与此次测试的硬盘共有四款,分别是英睿达BX100 120GB SSD、宇瞻AS710 128G SSD、建兴 ZETA系列 256G SSD以及宇瞻AS510S 256G SSD。

英睿达BX100 120G SSD所带的U到SATA数据传输电缆其实就是易驱线,只是叫法不同。产品一端是SATA硬盘的供电接口与数据接口。产品上还设计有一个LED读取指示灯,可以实时了解硬盘的运行状态。另一端的U3.0接口从接口的颜色就可以判断出来。理论上,U 3.0的数据传输速率为5Gbps/10=500MB/S,而SATA 3.0的理论数据传输速率为6Gbps/10=600MB/S。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易驱线、移动盒芯片等的限制,很难发挥出SSD的完全性能。

对于英睿达BX100 120GB SSD、宇瞻AS710 128G SSD、建兴 ZETA系列 256G SSD和宇瞻AS510S 256G SSD这四款SSD,我在SATA3.0接口和U3.0接口下进行了全面的性能对比测试。测试结果发现,使用易驱线后,这些SSD在U3.0接口下的性能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其中,英睿达BX100 120GB SSD的性能下降最为明显,在AS SSD Benchmark软件测试中,SATA3.0接口下的得分为790,但在U3.0接口下得分仅为77,二者分数相差十倍以上。

通过这次测试我发现,同一款易驱线在不同SSD下的性能表现是不同的,与SSD的主控关系并不大。而且使用易驱线后,SSD的性能都会有所下降,只是下降幅度不同而已。如果你真的想把SSD当作移动硬盘使用,那么目前并不需要购买性能过于强劲的SSD,因为绝大多数的易驱线或移动硬盘都无法发挥出SSD的全部性能。在HDD时代,产品选择和搭配相对容易。但在SSD时代,由于产品品牌和型号的繁多,以及不同SSD在相同移动硬盘盒或易驱线中的表现差异,选择合适的硬盘盒或易驱线确实不易。

希望这次的测试能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