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小年是多少号


华夏报社讯 记者文

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的一个传统节日,备受关注。“小年”这个的传统日子向来都被广大所珍视。每年从腊月二十三至腊月二十九,民间忙碌不断,忙于准备过年的各种事务。

小年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虽然不同地区的具体日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定在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则是腊月二十四,但无论日期如何定,它都是一年中最具意义的准备阶段的开始。在这个忙碌的日子里,人们计划着如何度过一个舒心愉悦的新年。

在小年的诸多传统习俗中,“糖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首传唱于各地的“过年谣”,虽然个别字词略有差异,但几乎都是以“二十三,糖瓜粘”为开头。“吃糖瓜”成为了小年不可或缺的习俗之一。

糖瓜的制作材料主要是麦芽糖和黄米,经过熬制而成。其粘性大,如果被拉成长条状,就叫做“关东糖”;若被搓成扁圆形状,则被称为“糖瓜”。在寒冷的冬天,糖瓜可以放在屋外,由于天气严寒,糖瓜会变得非常坚实,内部含有微小的气泡,吃起来既脆又甜,香酥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在古代,“糖瓜”又被称为“胶牙饧”,这个名字就说明了这种面点的粘性之大。“饧”即是糖的意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下“岁盏后推兰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这也说明这种糖在当时已经是比较流行的节令食品了。

另外一个小年不可或缺的习俗就是“祭灶”。小年这一天,人们会将糖瓜作为供品来祭祀灶王爷。灶王爷又称灶王、灶君。民间传说中,灶王爷原本是一位平民张生,因生活放纵而最终沦为乞讨者,羞愧之下自尽于灶锅之下,被玉帝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他都会上天汇报每家人的善恶情况。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会用糖瓜等物品祭拜他以示敬意和希望得到其眷顾与宽恕。

各地民间年画中的“灶王爷”形象通常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头形象有时还配有“灶王奶奶”的画像。在祭灶的仪式中人们会端上一盘糖瓜将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再一起烧掉并念诵“辞灶”。

民俗学专家萧放说小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节俗之一其习俗的历史悠久祭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间对灶王爷的祭拜一方面是为了希望其上天言好事一方面也希望能够讨得灶神的欢心与它拉近关系这就俗话说的“媚灶”。而在为灶王爷准备祭品时人们也会祈祷:“辛甘臭辣,灶君莫言”,期待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少。

小年不仅是祭祀的日子更是忙碌的开始。在国内不同地方小年的日期并不统一但无论是哪一天人们都会开始进行扫尘赶尘的活动即大扫除整理铜器使之光亮如新并洗澡理发寓意着洗去过去的晦气迎接吉祥的新年。同时写春联、贴窗花等传统习俗也会在这一天开始准备体现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待和祝福。

总之小年虽然只是春节前的一个小节日但它却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在哪个地方人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期待着新年的到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