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夏天不热是为什么
进入末伏时节的上海,炎热依然未减。自入伏以来,已经度过了为期四十天的三伏天中的三十一天。这座城市的高温并未因时间的推移而有所缓解,反而有望刷新新的气象纪录。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的预报显示,未来十天,上海的每日最高气温都将维持在35℃以上,且以晴朗天气为主,雨水稀少,这无疑将是一个相当炎热的时期。
要了解为何高温持续不退,我们必须关注背后的“oss”——副热带高压。这是一个活跃于副热带地区的高压系统,大多时间分布于南北纬30°之间的温暖气团之中。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虽然时常变化,但它与酷暑的持续、雨带的变化以及台风的走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时,空气增温强烈,气压梯度小,风力微弱,这使得太阳辐射能够更多地到达地面,进而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导致气温明显上升。这段时间,上海恰好处于副热带高压的中心附近,因此出现了持续性的高温天气。
截至8月16日,上海在短短半个月内已经出现了13个高温日,最高气温达到了38.6℃。回想起2017年,上海以40.9℃的高温刷新了本地的百年气象纪录。而在2013年的夏天,上海更是出现了47个高温日,最高气温达到了惊人的40.8℃。这两个年份的夏天热得如此猛烈,让人不禁好奇当年的人们是如何度过的。
虽然今年的高温强度不及2013年和2017年,但上海的高温天气仍有望创造新的气象纪录。上海持续高最长纪录是2003年的19天。而现在,上海已经出现持续8天的高温日。如果高温天气能够持续到8月27日,那么就将追平历史纪录。而根据目前的天气预报来看,未来十天都是高温日,破纪录的可能性非常大。
随着本周开始,我国南方地区包括华南、江淮和江南等地迎来大范围的高温天气,防暑降温成为了重中之重。世界各国在炎炎夏日也有各自的避暑秘笈。例如,韩国人在高温天喜欢喝参鸡汤来以热攻热;日本人则喜欢吃鳗鱼饭和用微型风扇降温;在泰国几乎所有饮料都是冰镇的;伊朗人利用风塔和水池避暑;德国人除了享用啤酒外,还有写入《劳工法》的“高温假”,以便全家去度假享受清凉时光。这些避暑方法既富有地域特色又体现了各国独特的文化习俗。在这个炎热的夏季里,我们不妨也尝试一下这些避暑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