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白网名复制


在办公环境中,我们如何恰当地称呼同事、领导及上级一直是职场文化的一部分。

常常我们听到的是如“xx哥”、“xx姐”、“x总”这样的称呼。

假如有一天,公司规定不得再用此类称谓,会引发怎样的变化呢?

成千上万的人开始为昵称而努力

9月1日那天,网易公司发布了一个新公告,提出在公司内部沟通中摒弃“哥”、“姐”、“总”等称呼,改为使用昵称。

据公告所述,员工们可以在公司的OA系统提交昵称申请,一旦申请通过并生效,即可占用该昵称。这个OA系统的昵称申能在9月1日中午12点准时上线,引发了员工们的热烈反响。

对于员工的昵称,网易公司有明确的要求:

昵称需易读易记,积极向上,并符合个人理想人设。

昵称应由2至3个汉字或20个以内的英文字母组成,不支持使用中英、数字、空格或特殊字符组合。

避免使用带有上下级关系含义的字词,如“总”、“哥”、“姐”、“爷”等。

昵称需是个人独有,不可重复或更改。

这个昵称将伴随员工整个职业生涯。

由于昵称的稀缺性和独特性,成千上万的网易员工纷纷抢注自己喜欢的昵称,生怕错失一个好名字。许多员工表示,起一个好昵称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事实上,这些昵称中不乏朴实无华的名称,如“富贵”、“旺财”、“小强”、“二狗”、“铁柱”等接地气的名字被迅速抢注。

大家也很好奇丁磊的昵称会是什么。有热心的网友为丁磊准备了几个备选昵称,如“大磊子”、“丁养猪”、“丁丁”等。最终,据网易内部员工透露,丁磊选择了“三石”作为他的内部昵称。

在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中,以昵称代替职位称呼早已成为一种传统。例如,大众熟知的阿里就有自己的“花名”文化。

在阿里,员工的称呼不再是以职位为主,而是采用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名字作为花名。这种文化不仅让员工间的称呼更加亲切,也营造了一种平等的工作氛围。随着员工人数的增加,花名的范围逐渐扩大,现在任何正面人物的名字都可以作为花名使用。

在腾讯,即便是上司和下属之间,也更多地使用英文名进行称呼,以营造一个更加国际化和平等的工作环境。

可以看出,“去总化”已经成为国内互联网公司的一种共识。这种变化背后,实际上是公司对等级制度的淡化,希望营造一个更加平等、坦诚的工作氛围。

研究显示,用昵称代替职位称呼不仅能让员工感到更加自在和轻松,还能为压力过重的员工缓解情绪疲惫。例如,沃顿商学院的一项研究就发现,85%的员工表示起花名减轻了工作产生的疲惫感,还可以增添工作乐趣。

对于年轻的职场人来说,互联网公司的这种花名文化很受他们欢迎。因为他们更希望在一个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工作,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职位的代表。其他企业也许也应该考虑一下这种花名文化的优点。

“去总化”和花名文化不仅是公司为了营造平等工作氛围的一种手段,也是顺应年轻人职场文化的一种表现。

@Ailo:在这里大家都是直呼同学或名字,没有所谓的老板、王姐之类的称呼。作为程序员能更专注于工作。

@RDCY:花名文化至少在形式上消除了职务造成的隔阂,让高管和员工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

@kenny wong:英文名在互联网公司中不仅仅是一个称呼,它更是一种拉近团队成员心理距离的方式。

@董雨桐:阿里的花名文化处理得非常好,它以本土化的方式解决了称呼的问题。

随着新一代的年轻人进入职场,“去总化”和花名文化或许会成为未来职场的一种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