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维修培训的规章制度
手机维修培训规章制度
(2025年4月修订版)
一、总则
- 目的
规范维修培训流程,提升学员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保障服务质量与客户权益。 -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参与手机维修培训的学员、讲师及管理人员。 - 基本原则
- 遵守职业道德,严禁泄露客户隐私及公司商业机密。
- 坚持安全第一原则,确保操作过程中人身与设备安全。
二、培训内容与要求
-
核心课程
- 理论课程:手机结构原理、故障诊断方法、安全操作规范。
- 实操课程:焊接技术、屏幕更换、主板维修等实操技能。
- 服务规范:客户沟通技巧、维修单据填写、售后服务流程。
-
安全培训
- 掌握防静电操作、工具使用安全及紧急事故处理流程。
- 定期开展消防演练与设备安全检查。
-
持续学习
- 学员需定期参与新技术培训,适应行业更新需求。
三、培训纪律
-
考勤管理
- 学员需按时签到,迟到/早退超15分钟视为缺勤;请假需提前提交书面申请。
- 无故旷课累计3次者,取消当期培训资格。
-
课堂规范
- 禁止携带食物进入实操室,手机需调至静音。
- 设备工具使用后需归位,损坏照价赔偿。
-
服务流程
- 维修前需与客户确认故障详情及费用,严禁私自承诺或隐瞒风险。
- 维修记录需完整存档,包括故障描述、更换部件及操作人员签名。
四、考核与评估
-
考核方式
- 理论考试:占比40%,内容涵盖维修原理与安全知识。
- 实操考核:占比60%,评估故障修复效率及操作规范性。
-
评分标准
- 总分≥70分为合格,不合格者需参加补考或重修。
- 考核结果纳入个人档案,作为岗位晋升参考。
-
证书发放
- 通过考核者颁发《手机维修技术认证证书》,并登记备案。
五、保密与安全责任
- 保密义务
- 严禁复制客户数据或泄露维修技术资料,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 设备管理
- 维修间需保持整洁,易燃物品单独存放,配备消防器材。
- 责任划分
- 因操作失误导致设备二次损坏,由责任人承担维修费用。
六、违规处理
- 轻微违规(如迟到、未归位工具):书面警告并扣减考核分数。
- 严重违规(如泄露隐私、伪造维修记录):取消培训资格,并追究经济或法律责任。
注: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修订需经培训部与人力资源部联合审批。